新浪财经

樊纲:不是要不要从紧而是如何从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6:44 经济观察网

  新望

  宏观政策都是短期政策

  经济观察报: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南方冰雪灾害会不会促使中央政府改变既定的宏观政策?宏观政策现在是不是应着重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而不应继续紧缩?

  樊纲: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都属于“短期政策”,是要在不断变化着的情况下保持总供求关系的平衡,所以它的重要特点就是相机抉择,不断调整。情况变了,政策当然也应该相应做出调整,不应该把宏观政策当成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加以实施,当作一个长期政策来看待,结果就出了很多问题。以前我们有过那种政策过于僵化的教训。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通货紧缩,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当时过于长期的采取了紧缩政策。

  美国次贷危机、国内雨雪冰冻灾情,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于全年的经济来讲也是短暂的。

  经济观察报:雪灾、粮油涨价和通货膨胀之间究竟有多大的相关效应?有没有可能觉得由于雪灾带来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呢?

  樊纲:这一次雪灾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某些物价的上涨,但总的来说是短期的和局部的,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本身还会扩大需求。

  但是,通货膨胀不是因为一个雪灾导致了一两个月的供求关系的暂时变化,目前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价格上涨。现在的通货膨胀是全世界的,原因是非常深刻的,油价、粮价这些都进入了上升的周期。世界粮油价格上涨,导致粮价上涨(粮食变乙醇),饲料价格上涨,牛、牛奶、猪肉价格,这是一个长期变化的问题。

  当然,这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

  不要听风就是雨

  经济观察报:美国金融危机可能通过贸易的渠道导致我们增长趋缓,美国的刺激经济政策会不会导致美元更加泛滥?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加大?热钱流入的规模也可能更加加大?

  樊纲:对。这也正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还不能放松、还要采取措施控制流动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也要看到,美国的出口现在已经占到了我们总出口的20%以下,它如果经济下滑1个百分点,最多也就是影响对美国的出口下降5到6个百分点,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特别大。欧盟可能经济也会有所下滑,因为美国的带动,但是我们对欧元还贬值了,因此现在对欧元的出口呈增长的态势,日本也可能下降,但是日本下降的幅度在亚洲,它现在对亚洲的依赖非常大,我们中国对亚洲出口的依赖也是占到了我们全部出口的40%以上,那么如果这些地区基本都还不会出现大的下滑的话,我们这些市场基本还是有保证的。我们是属于叫做新兴市场国家,老牌市场国家里面出现金融危机对我们总体上的影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做客观分析。不要听风就是雨。

  经济观察报: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会不会加快?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应当“一步到位”,这样可以彻底打消境外“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样的设想您觉得可行吗?

  樊纲:人民币的升值它是一个经济关系变化的结果。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实力的变化,效率改进,技术的进步,这些都使生产率在不断的提高,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就相当于你这个国家这些东西就更值钱了,你的能力更强了。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各国都有一个升值的过程。

  但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也不可能。首先,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到多少才算“一步到位”,换句话说,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究竟是多少,这不是静态分析可以确定的。在汇率的另一端,美元在不断贬值,人民币可能怎么升都不会“一步到位”,因为你升值后,美元可能又要贬值,那么均衡汇率水平会再次发生变化。

  其次,如果在不知道均衡汇率水平是多少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大幅震荡,会诱发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经济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个人认为还是应当让人民币汇率随着经济发展而渐进、可控地升值,通过一段时间来逐步达到相对均衡的水平,而不是用经济金融有可能丧失稳定的代价来换取不可能实现的所谓“一步到位”。

  至于“小幅升值”的幅度究竟多大,这是需要具体研究的。升值速度多快、步子多大,要根据内外平衡关系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机抉择,也要看美元贬值的速度,不需要现在就定一个“死数”。

  行政干预不应破坏市场法则

  经济观察报:针对目前国内A股市场下跌的情况,有一些人呼吁政府应该适当的救市,而这并不违背经济市场的本意,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