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摆脱政策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16 财经时报

  焦点2

  如何摆脱政策“两难”?

  面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左右为难,决策部门下一步可能会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调控?这些措施会有效吗?到底怎样才能摆脱目前政策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左小蕾:货币政策并未失效我们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失效。CPI高涨从去年开始,紧缩政策起作用是有滞后性的,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且现在通货膨胀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单一的货币政策并不足够,需要综合性的政策治理。新增的因素例如,劳工工资的上涨;成本因素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供应不足都导致短期内价格的上涨;粮食,猪肉等都有生产周期,各种政策落实到位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应该有心理预期,短期之内应该都会是这种情况,不能说货币政策没有作用,如果不是货币政策的紧缩作用,通货膨胀还有可能更高。

  谭雅玲:行政和货币手段同时并用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看,采取加息政策手段对风险预期是有好处的。之所以效果不明显,是外部货币政策太强势,给我们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带来很大干扰。比如,年初到现在大家都认为人民币要涨10%,应该用人民币加速升值来应对通胀。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到目前,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同时通胀也在上升。半年时间没有看到人民币升值能减缓通胀,相反还可能刺激了通胀加速。要使货币政策更有效,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变动要打消预期,这对我们利率、汇率改革和紧缩政策有好处。央行应该实行必要的行政干预,这样才会稳定市场信心,在必要的时候行政手段和货币手段同时并用,极力打消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预测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平台,其效果才可能更加明显。

  此外,在执行货币政策当中,央行需要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意识,不要让银行跟着央行的政策预期走。目前的货币政策运用中,只有上行下达却没有下行上述的向央行反映情况,所以央行很难把握真实的市场感觉来实行货币政策,这对中国经济是个考验。

  张明:可考虑出其不意调整汇率两难局面可以摆脱。抑制通货膨胀可有两种政策,一种是利率政策,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另一种是汇率政策,通过大幅升值来降低出口刺激进口,这种通缩型的紧缩货币政策也可以抑制通胀。因为资本流入套利建立在人民币单项升值的预期上,如果不愿意出现中美利率倒挂,大量资本流入进行无风险套利的局面,可考虑调整人民币的升值策略。所以,如果不调整利率,则应该大量调整汇率;而如果坚持要调整利率,则应该加强资本的管制,阻断中国和全球的资本流动,这才能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避免目前的高利率对中国出口行业的伤害。另一个摆脱两难的做法是,在坚持资本管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利率和汇率的手段,一方面把名义利率调得更高,另一方面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把CPI调得更低,从而实现实际利率为正。

  值得注意的是,汇率政策调控要出其不意,才能保证有效性。尽管央行目前的表态认为防通胀是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并表示可能继续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方法来调控,但这并不意味着汇率手段就会淡出。如果美国经济真的衰退,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在中美利差大幅倒挂,国内无法再度加息之时,就只能通过汇率手段来进行调节了。预计今年汇率政策方面会有较大变动。人民币汇率可能保持2007年的整体升幅,但有可能在月度当中产生很大的波动,这也有利于改变投机者对人民币单边上升的盈利预期。-

  焦点3

  财政政策能如何配合?

  在货币政策陷入两难的情况下,一直强调的财政政策会如何开展其调控配合?又能否把货币政策带出两难的局面?

  赵锡军:启动财政政策对付物价上涨(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不仅要从货币政策本身,还要从宏观经济以及影响宏观经济走势的其它因素来判断主要问题的原因,来考察货币政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客观和理性的判断货币政策的走势及其效果。目前来看,货币政策仍能有很多作为。但如果仅依靠货币政策来解决CPI难题恐怕不够,当前CPI高涨现状已经越来越复杂,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元化,CPI不仅是数值高涨,而且还包含着很多结构性原因。例如猪肉,食品等价格上涨比较快,但有些指标并没有上涨甚至下降。这是一种CPI偏高水平下的结构不合理,因此不仅仅是要通过货币政策降低总体水平,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扭转结构的不合理,来使得CPI水平下降。

  所以,在抑制通胀的政策中,调整结构的财政政策应该放在第一位,降低CPI水平的货币政策应该放在第二位。一些投入不足的民生领域,如医疗,教育等,包括抗灾救灾暴露出来的不能由私人和企业解决的薄弱问题,应该通过财政政策,由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合解决。比如,农户分散养猪,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生产不能保障稳定增长,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把生产和流通组织好,或者使分散的生产方式变成集约型的抵抗能力强的生产方式,这样才能解决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涨。

  张明:通过财政扩张实施补贴在紧缩的货币政策面临失效的情况下,要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进行配合,才能达到调控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关注几个方向:一是低收入群体,由于通货膨胀,低收入群体实际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可以采取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补贴;二是由于汇率上升,紧缩货币提高利率后,支持中国经济的出口行业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应该积极动用政府的财政收入来对出口行业进行扶助和补贴。因为出口行业吸纳就业人口比较多,一旦行业不振,经济可能就会面临下滑。总体而言,要摆脱货币政策的两难困境,一要增强汇率的弹性,二要加强资本的管制,三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行配合。

  谭雅玲:加速财政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对于货币政策的配合,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和支出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税率和税法的有效性来配合货币政策执行。从国际成功经验来看,美国之所以经济可以持续发展,与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匹配有关,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经济失控就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匹配上没有做好,才导致了金融危机等问题。下一步财政政策会做很多事情,例如,继续降低“两高一资”出口退税,提高相关产品出口关税配合进出口结构调整,来逐步改变国际收支格局,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的转移;在节能减排,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移方面,财政政策应该也会起到积极配合作用。

[上一页] [1] [2]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