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经济安全直面外界压力 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14:42 《瞭望》新闻周刊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安全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也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近期高层对当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判断。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认为,从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都还较弱,面对国际经济竞争、国际市场波动、国际金融风险、国际资源争夺、贸易保护主义等,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并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格外值得关注。 金融领域安全压力巨大 中央要求建成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同时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是因为金融安全是当前经济安全的核心,现代金融运作,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近年来,所有国家发生的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几乎都是首先从金融危机开始的。” “金融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程度也在加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陈凤英对本刊记者说,“2006年全球金融资产已经达到190万亿美元,而全球的GDP总额才48.2万亿美元,经济金融化程度已经达到395%。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风险性自然也在增加。” 陈凤英说,各国金融运作的相互联系愈加密切,相互影响也更加凸显,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很容易通过“链条效应”在全球范围迅速扩散,影响到各国的金融安全。例如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波及全球,导致全球股市大幅震荡。目前危机依然没有结束,国际金融市场尚处于草木皆兵之中。 另一方面,外资参股控股内资金融机构的状况也在加剧。 “虽然很多境外金融机构名义上是参股,但实际上有的已经控股了。”江涌的话里透着担心。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改革研究所研究员高梁则明确地指出,至2006年9月,国内被外资参股控股的金融企业共67家,包括16家银行、4家信托公司、19家保险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4家汽车金融公司。外资金融投资者的兴趣涵盖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所有领域。他指出,外资大批进入国内金融机构,在对金融体制改革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包括外资控制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财富外流、中资银行优质客户和核心业务的流失等。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据统计,截至2007年5月末,共有42个国家在华设立了75家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9896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1.62倍,入世5年的资产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9.71%。高梁谈到,历史上,一些国家盲目过度开放金融市场已经带来了沉痛教训,因此,在国内尚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本国金融业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应避免盲目、过度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战略性资源安全体系需强化 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虽然在总量上相当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却严重不足,石油、铁、铜、铝等重要战略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42%、18%和7.3%。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重要资源的需求与国内供给出现大的缺口,进一步增大了进口的依赖程度。 以石油为例,近年来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06年能源蓝皮书已经预言,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而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将达到55%。 除了石油,其他战略性资源的状况也不乐观。有资料显示,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到2010年能够满足国内需要的仅为23种。其中铁矿石、铜和铝的对外依赖度均超过50%。进口大量的战略性资源,需要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及其护卫。这不仅将面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引发的商业风险,而且将面临潜在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安全系数”(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土地、水、矿产、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在1.73左右,在全世界10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中排倒数第二,接近完全不安全国家之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