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雨珊
次贷危机从2007年一直蔓延到了2008年。2月14日,欧洲银行巨头瑞银集团发布财报,受巨额次贷投资损失影响,2007年集团净亏损43.8亿瑞士法郎,为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净亏损。
次贷危机在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更有市场人士认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但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次贷危机使欧美等地区的国际金融机构备受重创,将加快发达国家主导的旧国际金融格局的瓦解,但同时也是中国金融资本迅速崛起、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格局的良机。
国际金融格局嬗变
《21世纪》:次贷危机给国际金融机构带来的巨亏正日益显现出来,你认为这种冲击会持续下去吗?对国际金融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
连平:次贷危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响程度还会持续加深,使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市值大量蒸发,也令全球金融业排名重新洗牌。这种冲击可能进一步加速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动:由发达国家单边主导的旧的国际金融格局将发生改变,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国际金融格局中迅速崛起的一股力量。
《21世纪》:本轮次贷风波的严重性真的达到了重塑国际金融格局的程度吗?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
连平:次贷危机首先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形成打击。有研究认为,全球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超过4500亿美元。
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进而限制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受次贷危机影响,截至2008年1月中旬,过去12个月,花旗集团市值缩水高达52%,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市值则缩水了14%,汇丰控股在香港的股价相比去年最高时也已经下降超过20%。
次贷危机首先是一场信用危机,其直接的结果是金融市场信贷创造能力的削弱,还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内部金融体系的信心受到重创,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金融市场有陷入流动性枯竭的苗头,这将严重限制这些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能力。
实力此消彼长,是世间屡见不鲜的规律。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化更突显出中国金融资本的实力。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5万亿美元,国内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也使得大量资金需要向外寻求投资出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危机同时为中国金融资本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21世纪》:但在这场风暴中,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近期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中国A股市场同样未能幸免。
连平:的确如此,但中国只有少数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有一些较小损失,难以撼动中国银行业整体盈利高增长的格局。
截至2007年12月初,按市值计算的全球最大金融机构排名中,工行、建行、中行和中国人寿已经跃居前四强,中国平安和交通银行也进入前十五位之列。从盈利能力来看,2006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的增速为40.7%,而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2007年我国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将超过50%。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