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有效性在于货币政策之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2:03 经济观察报

  物价快速增长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我国实际负利率的局面,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为4.14%,但扣除利息税和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水平为-0.87%,这就对央行提出提升存款利率的要求,以保证债权人(广大储户)的收益。

  但美联储连续降息,造成中美之间无论是官方利差还是市场利差均出现倒挂局面,官方利率间差距为:3.5%-4.14%=-0.64%,市场利率间差距为:2.8%-4.6%=-1.8%(1年LIBOR-1年SHIBOR),在此条件下,如果央行继续加息,无疑会加大境外游资入境的压力。虽然央行多次表态,中美利差不是热钱入境的根本原因,但是超过10%(汇率+利率)的无风险收益,必将制约央行利率工具的使用。

  对冲压力未减,数量工具空间有限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53万亿美元,若按照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计算,2007年央行被动投放了3.5万亿基础货币,虽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已经升至15%)回笼了约1.6万亿,但由于央行手中数量工具的频繁使用,其作用亦呈递减态势。

  据统计,2008年央票和回购到期资金量高达3.5万亿,其中一季度就高达2.55万亿,而一年期央票和三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已经分别升至4.1%和4.56%,造成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巨大,同时财政的连年超收,也致使国债的发行动力不足,进而使得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更多地体现为发新换旧,即便是有1.55万亿的特别国债可作正回购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缓释此种压力,但在由外汇占款引起的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面前,央行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升值预期未减,加速升值效果有限

  在内外压力之下,人民币呈现出加速升值态势,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幅已经超过1%,人民币兑欧元升幅也超过0.9%,同时央行在其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 “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所以,从近期人民币走势和官方表态来看,此前稳汇率的策略已发生变化,可能已转为稳物价。但多方面因素却制约了升值抑通胀的效果,如人民币究竟低估了多少?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是否将因中国需求的大增而出现进一步上升?升值是否伤及出口以致就业等方面?因此,加速升值的药方是否真能奏效,尚待观察,如余永定日前就表示应谨慎升值的步伐。

  综合上述三方面分析,可以说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央行货币政策的失灵。那么央行在此种境况下应该如何选择呢?

  笔者认为,前期央行调控已经为决策层的宏观综合调控的有效性创造了宝贵的空间和时间,而当前信贷投放的严控并不是“体制复归”,而是当下经济运行的必然之选;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还寄希望于央行独立解决结构问题,则是不理性的,而且也容易出现 “央行过度调控”的局面,反而动摇了前期调控的基础。因此,多部门政策的协调应该是今后调控的主线,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环保等政策的松紧搭配,方能不断拓宽包括央行在内的各职能部门的政策空间,一句话就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于货币政策之外”。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