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有效性在于货币政策之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2:03 经济观察报

  张涛

  受美林、花期第四季报巨额亏损的连锁影响,近期全球股市出现巨幅震荡,迫使美联储于1月22日紧急降息75个基本点至3.5%(自去年9月18日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175个基本点),同时其声明也暗示,不排除在月底的议息会议上进一步降息的可能,由此,在G7国家中美国的官方利率仅比日本(0.5%)高。美联储此举虽然暂时对金融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美联储的降息,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亚洲除日本以外通胀压力较大的国家央行,在其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更加艰难——通胀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之间的权衡。

  对于中国而言,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2007年净出口占GDP比重已经上升至7.8%左右(2001年仅为2.13%),而美国在中国贸易总量比重为14%,贸易顺差的比重更是高达60%左右,因此,美国经济的放缓甚至衰退,都必将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防经济过热和防全面通胀”的调控基调,同时相应执行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刚公布的12月份经济数据表明,政策效果正在显现(M2增速由11月份的17.5%回落至16.42%;城镇固定投资增速由11月份的26.8%大幅降至19.6%;实际消费增长率由11月份12.08%升至13.83%),但是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集聚也对国内经济未来运行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出口同比增速已降至22%),而且已有专家对此提出警示 (王健:“中国经济增长拐点已经显现”)。

  现在的问题是,当美联储通过降息将烫手的山芋向外抛时,我国央行应该如何选择呢?

  不同的人开出了不同药方,如叶檀认为应 “停止加息开放汇率应对全球通胀”,而唐学鹏则认为“央行就应该像欧洲央行那种对待通胀的态度,不再考虑资产价格会跌到任何惨痛的位置,毫不犹豫的大规模加息,严厉控制货币量和信贷,并辅以财政和税收刺激政策。”

  通胀压力未减,利率工具举步维艰

  在决策层以限价为主的综合调控之下,12月 CPI暂时回落至6.5%,但是从RMPI的8.1%增速、PPI的5.4%增速,则反映出通胀传导之势并未扭转,据笔者测算,2008年CPI的翘尾因素月均就高达3.41%(2007年为1.82%),意味着即使不考虑08年全年新涨价因素,全年CPI的下限也高达3.41%;如果再结合货币超额供给 (货币供给增速-经济增速-通胀率)、成本推动和总需求拉动等因素,那么2008年通胀问题能否及时化解着实是一个考验。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