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民日报:从紧货币政策需防止矫枉过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6: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田俊荣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也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防止因矫枉过正而陷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最近,货币政策频频出招。12月20日,在美联储进入减息周期的背景下,央行还是果断宣布年内第六次加息。此前的12月8日,央行宣布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前9次每次都上调0.5个百分点的“惯例”不同,这次足足上调了1个百分点,力度明显加大。对于这些举动,央行坦承,这是“为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外界也普遍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开始登台亮相。

  政策因时因势而变。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已达10年,从“稳健”变为“从紧”,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而适时适度调整的结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防止通货紧缩,我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后,面对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新情况,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取向。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沿着又好又快轨道前行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和物价上涨的压力。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CPI(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全年预计可达4.7%,创下199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面对这样的新情况,央行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时,坚持稳中适度从紧,先后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金融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货币信贷增势有所趋缓。然而,货币信贷投放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并未缓解,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此轮物价上涨虽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但由于今年涨价对明年滞后影响较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理顺资源环境价格将推动价格上涨等因素,明年的物价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中央审时度势,已将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确定为“两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金融调控力度,更加拧紧货币政策“龙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紧”为了“两防”,“两防”需要“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就要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为此,应当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特别国债、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融资成本、抑制过度投资;应当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加大窗口指导力度,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还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稳步放宽资本流出限制,严格控制短期资本流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另一方面,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就应当在保障有效供给、补助低收入群众的同时,通过利率、汇率等工具的协调运用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社会通胀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也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防止因矫枉过正而陷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事实上,这样的怪圈不仅在我国过去出现过,国外也曾发生过。“9·11”事件之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到1%。结果,经济是增长了,全球流动性过剩也汹涌而来。5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房价上涨了一倍,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原油期货价格也纷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提出,要尽可能避免矫枉过正而导致的超调,避免给下一次危机埋下导火索。的确,这样的判断值得有关方面思考和重视。

  相关报道:

  王一鸣:从紧货币政策对企业影响有限

    央行:采取多种手段落实从紧货币政策

    透视四季度例会:货币政策举措的新变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