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解读7月CPI涨幅创新高 是局部而非全面物价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10:42 解放日报

  驻京记者 夏俊 王虎 孙佳华 本报记者 谈燕 尤莼洁

  据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受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创下自1997年2月以来的新高。

  统计显示: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八大消费类别中,五类价格上涨三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油脂价格上涨30.1%,粮食价格上涨6.0%。

  上行的物价走势,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一个焦点话题。而国家发改委自7月30日起,已连续下发三个有关物价的通知,表明政府对物价问题高度关注。

  怎么看待5.6%的涨幅?

  5.6%的CPI上涨幅度,尽管创下10年新高,但市场早有心理准备。早些时候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金融咨询公司的预测,此数字均超过了5%。

  就在3天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同比上涨2.4%。尽管与6月份的2.5%相比,增速小幅回落,但作为CPI走势的先行指标,PPI指数,特别是原材料、燃料等购进价格,已连续几个月表现出较大的上升压力。据此,市场“上游价格压力将逐步传导至下游”的结论不难导出。

  长期关注中国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学者侯正祥认为,中国目前面临流动性和产能过剩,经济偏热趋势明显,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CPI上扬很正常。“5.6%的涨幅主要是农副产品与食品的价格上扬造成的,而粮价上涨则是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是局部而非全面的物价上涨。”

  “这不是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要和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就不会有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福垣对记者表示,7月份CPI数据反映的是成本推动型的价格补位。“这次价格上涨与劳动力市场成本相关。过去,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偏低。但近年来,居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也提高了,生产农产品的机会成本在提高。如果肉、蛋等食品价格不相应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CPI涨幅一般保持在3%左右,5.6%确实偏高了一点,对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会产生一定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但这一涨幅并不意味着全面涨价或通货膨胀。

  为何感觉不止涨5.6%?

  为什么普通市民感觉目前价格的实际涨幅要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呢?

  刘福垣认为,这是正常现象。“7月份CPI同比上涨5.6%,其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所以大家感觉比较明显。”

  食品涨价,尤其是猪肉大涨,对于中高以上收入阶层来说,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低收入阶层,影响则相对要大得多。对此,张立群分析,“除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外,供需对猪肉价格也产生了影响。由于去年猪肉价格偏低,不少农民便不再养猪,加上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等疫情,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猪肉的供应。而猪、鸡等畜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实现市场供给平衡需要一段时间。”

  “试问,汽车、电脑、DVD等家电,大家感觉是在涨价吗?”在张立群看来,除

房价外,百姓对物价水平的切身感受与CPI统计数据是正相关的。刘福垣同时指出,“居民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还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目前的价格上涨不能硬调,不能随意改变市场机制。”

  也应看到,成本上涨,企业上调价格,本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一些企业跟风涨价、搭车涨价,牟取暴利,影响很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通知,要求经营者或者行业组织不得以会议纪要、协调价格、价格联盟等形式串通定价、联合提价。各地物价部门要严肃查处价格垄断、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5.6%之后还会涨多久?

  关于下半年价格走势,刘福垣预测,可能还会保持目前的增幅。侯正祥认为,CPI全年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张立群认为,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会保持稳定。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今年年末,物价指数终将会回落。

  刘福垣认为,价格有自身的周期,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与石油等价格不一样,农产品的价格周期比较明显,传导到一定环节才会自然调节。

  在张立群看来,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3年增产。去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已超9900亿斤,粮食供给基础较稳固。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侯正祥对于中央要采取的政策充满信心:“下半年,中央政府将采取更强有力的

宏观调控措施应对CPI高企,如加大对农业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从源头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今年物价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较早关注物价指数通道预期的左小蕾则认为,“政府今年采取的系列措施都有时滞效应,货币政策一般都有6个月左右的滞后期,此外市场供求平衡也有其周期。”据国家信息中心估算,2006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7年的影响大约有1.7个百分点;而2005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6年的影响只有0.5个百分点。左小蕾说,“因此,从近期来看,CPI的上升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综合效应将会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显现,11月份起或许可以摆脱2006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