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严控信贷增长 为何落不到实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3:24 第一财经日报
郭田勇 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运行报告显示,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8%,增幅比上月末跳高1.42个百分点,并创下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3%,贷款当月增加2314亿元。 其实,针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GDP增长过快、投资增速过高、银行贷款增长过多、物价涨幅过高等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曾明确指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银监会提出了要将全年贷款增速控制在15%的目标。但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景不容乐观。考虑到2006年底的贷款基数,15%就意味着全年贷款增长大约要控制在3.5万亿元。但上半年贷款增长已达2.54万亿元,再加上7月份增加的2300多亿元,目前贷款增长已达2.77万亿元。这就意味着,要达到15%的目标,在余下的五个月中,平均每月贷款增长要控制在1400亿元,其难度可想而知。 M2增长过快也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并使得通胀压力日益加大。M2的增长过快固然与7月份贸易顺差仍处高位并致使央行大量基础货币投放有关,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历年7月都是信贷投放的淡季,平均金额为700多亿元,去年同期达到1700多亿元,而今年则是再创新高,达2314亿元。这一“淡季不淡”的现象无疑通过贷转存成为M2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从当前驱动我国GDP的三要素来看,出口并不完全具有可控性,或者说当前我国还不具备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去减少出口的经济基础,而消费又持续增长缓慢,因此抑制经济增长偏快主要应从控制新增投资做文章。而在我国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模式下,投资增长的背后就是银行贷款的大幅增长。这样看来,抑制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就成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有效遏制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未来有可能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以严控信贷增长。就央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来看,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仍具上行空间,从政策作用的机理看,前者意在通过提高成本来减少信贷需求,后者意在减少可贷资金供给。 但笔者此处需强调,要针对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局面实施有效调控,还有赖于央行货币政策与银监会监管措施的密切协调与合作。因为,从理论上看,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并会推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但由于上升后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仍会大大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因此,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有可能通过变现央行票据、国债等流动性资产,补充可贷资金,以使其放贷能力不受削弱。 上述情况有可能发生。但须知,目前不少中小银行存贷比已临近75%红线。如果它们采取此种做法,必然带来存贷比的进一步攀升,并突破监管标准。这一分析也表明,尽管有观点认为存贷比指标已不合时宜并建议银监会取消,但就当前的调控局面来看,它还是颇具实际价值的。(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