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练洪洋:检查政治学与评比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2:58 南方日报

  湖北省去年做清理时,省、市、县三级政府各部门上报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共达9515项,还没包括各市县事业单位和社团所设的各种类似项目。今年又清理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3105项,耗资数以亿计。(《新快报》7月29日)

  一个省,仅仅三级政府就有近万项检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足窥其盛!如果再加上市县事业单位和社会几何级数放大的类似项目,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开会、发文、汇报、总结……一大套固定程序;意味着请客、吃饭……一系列的不正之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你来一个检查,他来一次评比,上面乐此不疲,下面疲于奔命,基层政府就不用干别的活了。

  因此可以说,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是一种劳民伤财的表现,与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驰。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即使身在其中者恐怕也心知肚明,可为什么又能“蔚然成风”?盖因检查是一种政治学。长期以来,政治设计中的民意不足,导致对基层政府行政的绩效评估的标准模糊,缺乏客观性与稳定性;主体单一,只有上级政府评价。

  本来,上级政府评价亦属正常,无论哪种政治体制,上级评价仍然是基层政府政绩的最重要的评价。如果上级政府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也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譬如说坚持群众路线,多做调查工作,以群众的满意作为惟一标准去评价基层政府。问题在于,深入细致的调查、实事求是的分析需要官员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很多时候他们选择了低成本的路径——形式主义。结果体制中的谬误被进一步放大,导致评价的表面化、形式化。

  当评比夹杂了经济学,问题就变得更加暧昧。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正是有利可图,检查评比才会形成上行下效,上下联动的“壮观”场面,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

  可以说,如果官员的工作作风不改变、寄生于检查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中的利益因素不剔除、不增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民意含量,即使这次清理了,这些活动还是会借尸还魂卷土重来的。 练洪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