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众的幸福感应该与GDP数据成正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1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和物价一样,中国经济的主要数据都在上涨,根据这些数据,很容易得出中国经济将要或者已经过热的结论,但事实上,仍然有一些微观领域的数据却不支持这种判断。与2004年可以看得见的能源、物流、资源等供给紧张不同,现在并不存在这些现象,导致判断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出现分歧的,可能来自统计数据本身。

  经济数据统计一般有两种方式,以美国GDP数据为例,一种是按名义美元计算,一种是按实际美元计算,前者是以现价计算在美国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而后者则只计算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弄清经济增长是因为产品销售数量扩大还是来自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效应。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宣称它生产并销售了1亿美元的手机,比去年增长10%,但是这1亿美元只代表名义销售额,如果企业今年提高了10%的手机售价,实际上,今年销售的数量并不比去年多。因此,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了企业销售或者GDP增长,并不是真实增长,相反,人们可能感受到生活水平正在降低。

  中国的GDP统计,是按照现价(名义货币)计算出总量,然后剔除物价因素,以某年为基年,按平减指数算出可比价格(实际货币)的GDP所包含的数据,最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GDP增速,投资、贸易、消费等公布的数据一般都是现价计算。因此说,目前公布的GDP增速是实际增速。但问题在于,平减指数等数据在中国不予公开。如果在通胀较小的年份,缩减误差的空间较小,而在目前要素以及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计算实际增长时,能否较为合理的判断价格上涨水平至关重要。至少目前,公众对通胀的感受远远高于CPI数据水平,GDP每年高增长也没有带来收入的高增长。

  通胀效应以及热钱、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数据的准确性。由个人消费、总投资、净出口以及政府的消费、投资等组成的GDP中,消费总额的增长必然含有通胀的因素,而投资总额则因为土地、利率、金属以及其他设备的涨价而膨胀。以出口为例,今年前5个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上涨21%,而这一数字前年和去年分别只有11.7%和4%,进口则受国内需求疲软的影响而走弱,今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8.2%,相比去年增速下降了3.1%,因此说,顺差的增多可能由于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一些而仅非数量,这也会影响GDP数据的质量。

  热钱也在影响着GDP,今年上半年国家

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但上半年的外贸顺差为1125亿美元,加上上半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数,顺差相加大约1425亿美元,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在40%,而非正常结汇和FDI渠道的短期资本流入,则占到了50%,大量热钱进入中国也会导致GDP的虚热,而且,也反映在货币投放增速过快上面。

  至于信贷数据表现出的高增长,也不能回避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效应因素,尽管无法统计规模,仍然有许多个案表明,大量信贷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流入股市,大量个人以住房等财产抵押获得消费贷款用于炒股。6月初,监管部门就因25亿信贷资金违规入市而对8家银行进行了惩罚。同样,由于资本市场的繁荣,企业(包括工业企业)盈利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可能也存在大量的股权投资带来的收益猛增,而一些上市公司由于股改等因素,也存在虚报利润的情况。

  若要确保经济安全运行,令数据更准确的反映现实,监管部门应该大力推进

反洗钱工作,制止热钱的更多流入;其次,要严管信贷投放,防止流入股市和楼市,尤其要警惕银行部门内外勾结挪用信贷炒股,对于大量公司过多的股权和资产投资也须密切防范。而最重要的是,政府应该监管好市场秩序,防止乱涨价以及中间环节的囤积居奇,引起通胀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并不代表农民为主要获利人,中间环节的操作使得通胀过程中再分配的公平性大打折扣,并扰乱了市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