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转热态势明显 宏观调控需要合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06:15 金融时报

  记者 程瑞华 

  “高增长、低通胀”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独有特征,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这一特征已悄然发生变化。统计资料显示,二季度GDP增速高达11.9%,创自1995年一季度以来50个季度新高。而6月份CPI涨幅高达4.4%,创自2004年10月以来33个月新高。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6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更显示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加快,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快,外贸不平衡状况突出,以及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较猛等四大问题比较突出,意味着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的态势更加明显。

  统计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间,季节和春节调整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指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1月到2007年7月,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尤其快。今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6月的整体预警指数为114.7,比上月上升1.40点。因此,有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存在过热隐忧。

  无疑,生产增长变化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投资,2006年下半年控制内需,投资增长减慢,出口也因升值减缓;2007年头两个月出口猛烈增长,拉动工业生产强劲增长,此时投资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势头,环比增长率较低。3月份的出口大幅度下降,印证了头两个月提前出口的说法;出口下降使3至4月的工业增速减缓,5至6月工业猛增,出口比较平稳,隐含投资猛烈增长。

  贸易顺差的增加也是促使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有资料显示,2004年1季度,货物贸易顺差同比下降,对名义GDP同比增长率的贡献为-2.3%。而今年2季度,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74.6%,对名义GDP同比增长率的贡献率为4.3%。两者相比,货物贸易顺差对名义GDP的贡献增加了6.6个百分点,按42%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例算,GDP的6.6%相当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加15.7%。

  尽管从去年开始,中国已经加大了对

房地产、城市基建和重化项目的调控力度,央行今年7月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但经济过热依然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至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078亿元,同比增长26.7%;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8.5%,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正是这种多方因素推动了经济的趋热。

  在趋热的经济指标中,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快的首要原因被归为信贷规模的大幅扩张。据了解,2007年1至2月份我国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7425.42万吨和7900.81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394.4万吨和1601万吨,分别增长23.1%和25.4%,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3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货币供应和人民币贷款业务大幅上涨: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目贷款余额2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增长16.48%。

  地方政府难以抑制投资冲动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各地投资热情还很高,新开工项目特别是那些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加工和出口的项目,如新上钢铁项目,还在盲目增加,这种投资冲动在中部地区加倍体现。

  另一方面,中国外贸不平衡和国际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势迅猛使得

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压力增大。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1亿美元。

  此外,在国际市场石油、有色金属和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下,2007年国家生产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拉动生产资料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上游能源、矿产品等原料、燃料供求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况,其价格不会明显回落,一定程度上将继续支撑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国内资源性产品价税改革也会对生产资料产生一定的成本推升压力,因此预计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仍将保持上升态势。同时涨价正向部分下游产品传导。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偏快转向过热的特征,国家发改委表示,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中国将继续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把发展的积极性、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更多地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来,引导到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收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认真执行产业政策,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另外,要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加快研究制定及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加大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建立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有色、建材等行业余热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

  特别是要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增强

人民币汇率弹性,适时推出特别国债,通过多种渠道控制过剩的流动性。大力增加进口,严格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

  相信,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改善,随着一系列调控措施不断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将会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