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解决顺差过大扩大内需是治本之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8日 03:40 金融时报
“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之五 记者 王晓欣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有: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增长并存;物价增长与生活负担沉重并存;生活负担沉重与高储蓄率并存;高储蓄率与高负债并存。这“四个并存”现象,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启动内需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 今年伊始,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曾表示,将把减少贸易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但是,今年1至6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9809.3亿美元,其中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1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1%,甚至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贸易顺差额。 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成为诱发经济过热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外贸顺差过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一,就是“流动性泛滥”,一方面,外贸顺差过大引起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使流动性泛滥的局面更加严峻。今年前5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激增3115亿元,银行信贷偏快的状况没有扭转。另一方面,外贸顺差过大导致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实体经济的“温度”再次升高。正是因为出口的高增长,使国内的过剩产能找到了释放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行为。 专家认为,今年前6个月顺差高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出口退税新政自7月1日起实施,部分企业“赶出口”;二是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在国际上产业转移、对外开放、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此外,我国新一轮投资周期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特别是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更为突出,形成了钢铁、船舶、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新的出口生力军。 贸易顺差扩大是中国经济结构所致,一方面,2亿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巨大的中国劳务输出必须在全球产业链条上解决。这必然导致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增长模式,这也正是中国宏观经济之所以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支柱,历史上德国、日本、韩国也走过了“高外汇储备,高顺差”的工业化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生产要素价格偏低也是外贸顺差扩大的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对利率、汇率、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出口退税率等影响要素价格的因素全面进行了调整,但调整还未达到预期效果。 就今年上半年贸易数据而言,有喜有忧。喜在贸易结构呈现改善态势,一方面,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增长;另一方面,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忧在贸易顺差局面仍将持续,而上半年的抢关出口可能既透支了下半年的出口,又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 贸易顺差并非近期外汇储备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热钱有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专家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同比增长83%,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也一直在加快,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和外贸顺差关系并不大。事实上,贸易顺差占新增外汇储备的比重近5年来平均在40%至50%之间。尽管去年贸易顺差对于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较高,达到71%,但今年以来其贡献率已经显著下降为34%。 对于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可以说,国家屡出重拳,采取了一揽子政策进行调控。7月1日开始,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开始实施,553项“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同时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说,此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目的非常明确,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国贸易顺差过大所造成的国内流动性泛滥、国际贸易摩擦频繁现象。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调整力度较大,预期下半年的贸易顺差将出现明显下降。 从根本上解决顺差过大问题,要靠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消费需求。我国生产力的强力扩张、旺盛的出口需求和低迷的内部需求是促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当前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有: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增长并存;物价增长与生活负担沉重并存;生活负担沉重与高储蓄率并存;高储蓄率与高负债并存。这“四个并存”现象,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启动内需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 不可否认,造成中国贸易顺差持续高速增长非“一日之热”,有其历史性和必然性,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有密切关系,短期内增幅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当前应充分利用外贸顺差较大、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压缩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限制,严格控制稀土等战略物资的出口,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利用顺差过大带来的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一个新台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顺差过大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