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不能一概贴上过热标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03:59 第一财经日报

  禹刚

  数据是对前期经济运行的总结。经济运行是动态的,是政策效力、外界因素、各行业发展的合力所推动的,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更要全局和前瞻地分析。不能一概贴上过热“标签”

  自上半年数据陆续公布后,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已经成为共识。有人于是担心,是否经济会进入全面过热阶段、是否需要发起新一轮大规模全方位调控。

  数据是对前期经济运行的总结,经济运行是动态的,是政策效力、外界因素、各行业发展的合力所推动的,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更要全局和前瞻地分析。有经济学家明确指出,不能一概贴上过热“标签”。

  全面过热?

  上半年GDP增速达到11.5%,创十年新高,而CPI增长达到3.2%。有意见认为,抑制经济过热刻不容缓,需要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调控。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要从经济增长速度、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国信

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林松立就表示:“经济是否过热,不能单看GDP数字。”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出现“换挡”:投资增速较同比下降3.9%,出口小幅回落,GDP增速快于去年同期0.8%的主要原因是消费的提速。上半年消费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5.4%,同比快了近1.5个百分点。消费快增贡献了大部分GDP预期增速之外的速度。

  “消费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的高增长,以及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的加快。”林松立表示。从数据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而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也是近几年最高点。消费提速,正是经济健康增长所乐见的。

  上半年CPI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且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金信证券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核心CPI自年初以来始终稳定在1%左右,略低于去年,显示剔除食品因素后总体价格水平仍相当稳定。

  高善文认为,食品价格的变化主要源于肉禽蛋价格的上涨,与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存在关联。“并不能简单地反映总体经济的供求平衡状况和冷热水平。”

  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撰文指出,从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他认为,目前呈现的是“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增长不正常?

  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有些指标依然偏快,有人质疑经济运行速度太快,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续的。对本轮周期中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高位的情况,谢伏瞻给出的分析是:“近五年,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波动较小的时期。”

  他认为:“2003年至今的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物价基本平稳、就业增加较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有的已经有效缓解,有的正在采取措施,形势是好的。”

  高善文表示,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主要来自肉禽蛋等食品类因素,但“核心通货膨胀稳定,PPI继续稳中有降”。此外,经济增长主要受消费和贸易顺差的驱动。他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于汇率层面,“应加快汇率升值步伐”。

  发改委经济运行司副局长朱宏任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内需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次是机械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此外经济运行支撑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高。”他强调。

  对于经济增速的问题,谢伏瞻指出:“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条件和基础上,要看到多年来特别是过去4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静止地看。”

  事实上,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好于预期,预计将达到5%。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的GDP增长速度预计都在2%~2.3%,而亚太、东欧、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保持上年的增长势头。谢伏瞻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速提高的外部原因。”

  重在结构调整

  对于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分析人士指出,从经济运行的长期轨道来看,对“经济高烧”的恐慌是不必要的,而且调控政策不会以偏赅全,而是具有针对性的“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林松立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很可能还会有一次加息。由于特别国债的发行,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将会减少。此外,汇率升值速度将略快于上半年。

  林松立认为,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及鼓励高科技和资源性产品进口的

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仍将不断出台”,还会出台严厉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投资。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第91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表示,下半年要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认真执行环保、安全、节能等市场准入标准,下大力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要把从严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遏制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