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财政超常规增收不可盲目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上半年全国财政的“成绩单”7月23日公布出来。根据财政部提供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突破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预算的59.3%。

  表面看,总额突破2.6万亿元的数据令人鼓舞。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肯定财政增长形势的同时也指出,上半年的收入增长中存在不少一次性、超常规和政策性因素,而由这些因素带动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财政的“超常规增加”,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密不可分,也与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偏向过热态势不无关系。金人庆部长就坦承,一些高耗能行业增长迅速,带动了相关增值税超常增长;受货币信贷投放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动,相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也大幅增加。另外,楼市和股市的火热亦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非税收入也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41.1%。这无疑是一个好讯息,充分体现出非税收入管理逐渐规范。这种规范,不仅体现在理念层面,也体现为“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建设和“非税局”等具体的机构设置上。政府的非税收入这一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较为混乱,备受诟病。混乱的结果,既使得国家财政收入被稀释,也为腐败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上半年非税收入迅速上升,可以看出财政工作在继续进步当中。

  因此,透过上述因素看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一个基本的理性态度应是为国家财政巨幅增收感到欣喜,但同时又不能盲目乐观。财政巨幅增收,预算如期完成,政府兑现3月初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承诺,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在3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政府明确表态,2007年财政投入向“三农”领域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与再就业等方面倾斜,且力度明显。今年财政对于社会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再上台阶,需要真金实银的支持。

  还可以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财政的大幅增收,与近年来的税制改革一步步推进和落实不无关系。上半年财政收入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优化,国内流转税、所得税以及进口环节税增长均较快。总体而言,财政增收,不仅体现于数量上,质量也在提高。

  不过,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仍然认为,观察上半年的财政增收数据时,还应多一份冷静,不能盲目乐观。之所以持这种看法,是基于现实经济当中,有不少问题不能忽视。

  就拿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迅速,从而带动相关

增值税的超常增长来看,问题就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当前“节能减排”任务压力十分之重,而一些高耗能行业却仍然在迅速增长,这个矛盾的表象后面,体现的还是仍然持续的经济粗放增长模式。生产型增值税占比例过高的事实,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投资增长联系在一起,大量投资继而带来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虽在短时间里推动了税收收入的上升,但这却是透支未来的增长。

  半年内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6万亿元,这无疑是好事,但又要看到,财政收入并非只会增收不会减收。比如“两法合并”在2008年起实施之后,就会影响到财政收入的上升;同时,当下一些不可持续性的增长因素失去之后,也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

  从财政支出的优化角度,也能看到问题存在。如行政管理费过高的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近些年来,每年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一般都会在财政总支出的20%以上,着实可观——这个领域过多的支出占用了其他项目的费用。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领域事实上是“欠债”的,行政管理费若难以“瘦身”,社会发展领域也就很难得到更充分的投入。

  另外,在财政预算的强化执行方面,还有一些令人无法乐观之处。尽管非税收入管理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依然不够,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政府主导的一些投资行为浪费严重。种种问题若缺少合适的答案,财政增收的意义就会被大打折扣。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正处在一个重要的阶段。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依赖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另一方面,当下的中国又亟须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因此,趁着财政收入巨额增长的大好形势,政府应切实加大对民生相关领域的投入,改变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的现状。这将有益于推动国内需求的上升,进而推动经济新的增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