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油价改革勿因季节性因素停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9:27 《财经》杂志网络版
中国价格管理部门何时才能等到一个油价改革市场化的最佳时机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赵剑飞】迟迟未能到位的中国油价机制改革,在这个夏季里再次遭遇“高温”煎熬。 今年年初,国际油价徘徊在每桶50美元左右时,曾有意见认为中国油价等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时机。1月14日,在国际油价从去年年中的每桶70多美元跌去20美元之后,国家发改委终于将标准汽油出厂价每吨下调220元。虽然当时有专家称,发改委同时也启动了新的“原油加成本”订价机制,但是据记者了解,正式文件一直没有出台。 然而时机在犹豫之间很快错过。短短六个月里,国际油价再次扶摇直上,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74美元,对比年初涨幅在四成以上。发改委再次面临上调国内油价的压力,有报道称三大石油公司已经上书发改委要求涨价。 关于国际油价突然上涨的原因,业内专家已有详尽分析。归纳起来,根本原因依然是国际原油供求矛盾紧张这一基本结构问题,同时今年以来的这一波突飞猛涨则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比如夏天来临、原油消费旺盛、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良好增长、美国亦未如一般预期那样形势不振,等等。 中国经济更像坐着子弹头列车,依然在加速。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GDP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相比起中国依然便宜的人力、土地、资金和环境成本,国际油价上涨对经济的抑制影响可谓无足轻重。 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长期来看油价如此居高不下并无合理理由,因为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已经在放缓,同时替代性能源在增加。从一个简单的指标来看,OPEC空闲生产能力已经恢复至每年300万桶的水平,超过最低时的200万桶水平,也表明原油供应能力在增加,市场不应因此心理紧张。 不过要不紧张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对于加价几无疑义,只在于时机问题。一些加油站已出现了没油可加的现象。油到哪儿去了?只有两个去向:要不就是流向其他地方——价格更高的国际市场;要不就是流向了未来——加油站预期油价将涨,干脆现在少卖,以后多卖多赚。 其实,价格涨跌本身很难成为批评对象,但是不明就理的价格调控机制和时间则令消费者难以认同。中国的成品油订价机制改革几经曲折,早有成稿,但有关部门却迟迟未敢推进,理由往往是要“避免油价涨幅太大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在顾虑重重之中,政府价改部门仍将油价死死控于政府之手,不愿实施与市场接轨的价格方案。其结果是: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每次涨跌,国内油价涨与不涨都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而政府价格管理部门无论是选择跟或不跟、紧跟还是迟跟,都成为众矢之的——或遭公众指责、或被石油公司施压。 中国已经错过了20美元/桶的时机,又没有抓住50美元/桶的时机,现在油价已涨到70美元高位之时,中国价格管理部门何时才能等到一个油价改革市场化的最佳时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