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专家建议下半年宏观调控多在结构上下功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1:52 人民网-人民日报
诗云 -所谓“三过”,即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增长过大,表面上看是总量出了问题,实际上是结构失衡所至,根子在内需不振、消费疲软。除了采取总量对策外,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结构调整上,下决心花大气力解决结构问题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相继发布,6月外贸顺差再创新高,达269亿美元,上半年为1125亿美元;货币供应仍然较多,M2、M1分别增长17.06%、20.92%,比上月有所加快;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截至6月底,余额突破13000亿美元。7月19日传来最新消息: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1.5%,CPI增长3.2%,投资增长25.9%。 对于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举措,有的专家猜测可能会出台一些紧缩性的政策来抑制信贷、投资、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流动性过剩等。也有专家认为,除了采取总量对策外,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结构调整上,下决心花大气力解决结构问题。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所谓“三过”,即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增长过大,表面上看是总量出了问题,实际上是结构失衡所至,根子在内需不振、消费疲软。正是因为广大居民有太多的医疗、养老、教育等后顾之忧,不敢放心消费,才使低利率政策下的储蓄率不断攀升,银行资金充裕且存贷利差较大,有放贷的压力与动力,大量资金流向生产企业,助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这里不排除有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了产能产品过剩的矛盾,转向国际市场寻找出路是理所当然的。此外,国际分工导致的制造加工业转移,也使我国外贸出口大量增加。巨额顺差迫使央行一再投放人民币购买外汇,一方面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流动性问题日益突出,推动投资一再走高。从前一段政策实施的效果看,发行央行票据、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确实收缩了一些流动性,但是提高贷款利率对抑制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甚微,况且贷款利率早就放开了,很多银行对大客户都是下浮利率的,有影响的是资金急缺的中小企业(而他们正是吸纳就业、发展服务业的主力军)和贷款买车买房的消费者。人民币升值、下调出口退税率,挤压了一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但并未削弱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市场有需求,企业有产品,扩大出口仍是趋势。 宏观政策应近期远期目标相结合、治标治本相结合,着重从结构上解决问题。放眼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一旦启动,资金、产品都不嫌多。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优化结构。解决结构问题,财政政策大有可为。近年财政收入增长很快,远远超过GDP的增幅,有能力、有条件做一些长期以来想做该做的事。包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普及教育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减少他们的消费后顾之忧;运用税收或贴息杠杆引导资金流向,鼓励中外资企业开发中西部,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财政让一点利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节能环保、废旧物资回收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腿,初始阶段具有高风险、低利润或回报期长的特点,企业一般不愿进入,但这些领域吸纳就业人员多,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环节,应成为国家财政扶持、引导的重点;停征利息税,或实行存款正利率,减少对居民财富的挤压可以起到增加居民财富的功效,有助于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