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时评:二率齐动显示遏制过热决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2:50 中华工商时报

  看来,决策层对货币与财政的“组合拳”模式寄予了厚望。

  7月20日晚,两只政策“靴子”砰然落地。

  自8月15日起,利息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自7月2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可以确认,“组合拳”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基本打法。那么,如何理解本次“组合拳”含义?

  最新统计显示:6月末,M 2和M 1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7.06%和20.92%,比5月末上升了0.32和1.6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在反弹。

  此外,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关紧阀门措施,贷款仍有增长,6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515亿元,同比多增566亿元。

  再看投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相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而一切都落在了两个最为敏感的数据上,那就是CPI和GDP。

  上半年CPI上涨3.2%,而6月份则上涨了4.4%,而上半年的GDP同比增长为扎眼的11.5%。

  无论是食品带动还是别的原因,温和通胀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知道,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而从目前种种征兆看来,压力没有减小,因此,惟有力度较大的“组合拳”才可以起到像样的效果。

  而“组合拳”是有讲究的。

  减免利息税将增加储蓄收益,其效果等同于加息。也就是说,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于两次加息,但其中又有差别。

  关于加息的调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简言之就是用资金价格(利率)的上调来增加资金成本,进而调整投资行为。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既然与加息效果趋同,为什么要减少利息税率呢?

  当初开征利息税,目的就在于减少储蓄存款,刺激国内消费。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物价指数上涨的今天,客观形势要求对利息税政策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既改变了“负利率”状态的尴尬局面,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低收入阶层事实上的税赋压力,要知道,对更多低收入者而言,银行存款恐怕是最大的家庭财富,而富裕家庭的财富更多是以

股票地产等资产形式存在。因此,利息税率的降低恐怕也是科学发展以民生为本的一种体现。

  展望下半年,价格上行压力并未减小,而随着对生产资料、投资品和消费品需求的继续增长,压力将向下游产品传导,带来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因此,可以想见的是,“组合拳”并非一次性的。只要通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苗头存在,这样的政策靴子就不可能全部落地。顺便说一句,就股市而言,现在就认为利空出尽还为时尚早。本报评论员 张立栋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86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