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存款大搬家折射我国金融市场大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8:39 经济参考报

  本轮股市牛市行情启动以来,银行存款“搬家说”就不绝于耳。近期股市震荡,又出现了银行存款搬家“急刹车”的观点。对此,不少专家指出,从大的趋势上看,银行存款“搬家”才刚刚开始,真正高潮远未到来,今后资金流向将呈现多元化。

  同时,在物价上涨、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居民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于日趋活跃的证券市场和升值潜力较大的楼市。业内人士分析,股市、楼市以及其他诸多市场的财富效应,折射出了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的变革,“金融脱媒”现象在中国开始上演。

  千亿元存款流出银行

  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居民户存款增加8271亿元,同比少增5938亿元。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伍永刚指出,今年上半年股市的总体走势良好,尤其是4、5月份。数据显示,这两个月中,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下降了1674亿元和2784亿元,两月存款净减少4458亿元,缩减幅度超过2.5%。

  中国社科院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这表示我国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储蓄规模,已经出现减少迹象。“存款搬家”趋势才刚刚开始。刘煜辉说,这个趋势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加快金融体系改革的成效,极大改善了长期以来金融压抑的状况。

  6月份,居民户存款受到股市波动影响,由持续数月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单月增长1678亿元,同比多增136亿元。截至6月底,居民户存款余额又上升到17.2672万亿元。不过综合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银行存款搬家大戏仍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陆续上演。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5月底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披露,北京市居民储蓄自2006年2月份起连续10个月出现增速回落。另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月度间企业存款增量最大波动超过千亿元,且第二季度波动幅度大于第一季度,此外新增存款中的活期存款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

  此外,在本轮股市牛市行情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用活期形式持有资金,存款活期化特征日益显著。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近期存款搬家减缓,但是证券市场仍然活跃,存款显现出短期化特征,居民持有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和基金的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四大资金洼地引诱“老虎出笼”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积累,人民币储蓄存款自2003年9月末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之后,近年来持续攀升,居高不下的储蓄规模被人们比喻为“笼中老虎”。伴随着2006年以来的股市复苏以及投资渠道拓宽,人民币储蓄增速开始有减缓迹象。

  央行相关调查显示,居民传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持续下降,各类金融

理财产品正逐渐为居民所接受。种种迹象证实:“笼中老虎”在股市、期货、汇市、楼市四大资金洼地的诱惑下,逐渐走出“牢笼”。

  今年上半年以来,股市火爆,吸纳了大量居民存款,同时银行存款的流动伴随股市的起伏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牛市行情的主导下,企业和居民的存款都表现出投资证券的倾向,深沪两地股市新开户数突破一亿。央行5月份第二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其中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明显提升,但是储户对资金流动性的偏好仍然十分明显,搬家行为也呈现升级趋势。

  5月后,A股市场持续下跌,不过居民投资股市的热情仍在持续,不少人热衷打新股,把资金从二级市场转到一级市场。此外QDII投资范围的放宽、H股和蓝筹股回归、创新型基金的推出都吸引着储户将银行存款从储蓄户头继续搬到股票、基金的账户下。

  除却股票、基金之外,期货和汇市这两大资金洼地也对银行产生了替代效应。高风险的汇市吸引了不少投资爱好者,他们表示:“汇市波动较大,机会很多,而且没有庄家,相对比较可控和安全。”近期招行和建行分别推出网上个人外汇期货交易和个人远期外汇交易,这是国内银行首次在境内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此类外汇投资品种,给喜好杠杆交易的投资者提供了高收益机会。此外,日益兴起的金融期货市场也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衍生品,也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刘煜辉指出,居民存款搬家,使居民在资产选择中主动配置金融资产,改变了以前以银行为主的单一金融投资结构,形成银行、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多元并存的格局,意味着居民投资渠道的增加,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形成了巨大外部支撑,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此外,受到近期股市行情走低和

房价持续上涨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回暖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很多投资者把从股市赚到的钱又投到楼市中,理由是“把钱用来投资房子,风险小,而且升值潜力大”。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有意将资金投入风险较小的黄金市场。兴业银行也在近日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平台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投资产品。

  “金融脱媒”现象浮出水面

  专家指出,银行存款流入资金洼地不仅意味着老百姓理财观念已发生了变革,传统的存款保值的观念正在被摒弃,也体现出“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明显。一般来说,“金融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来转化为投资。虽然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种种迹象显示,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2006年以来,国内股市一路冲高,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市,银行存款搬家频频升级的同时,企业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扩大,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逐步减小。据了解,随着证券市场的功能日益明显,银行的媒介作用趋于萎缩。当前证券市场的行情正持续对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深刻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戴国强表示,资金不存入银行,而是在银行体外通过股市等其他途径直接提供给企业。可以看到,“金融脱媒”的现象正在加剧。

  “金融脱媒”不仅表现在资金洼地吸引银行存款,也表现在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和消费的增长等方面。银行存款动力不足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活期存款,将银行当成“保险柜”,方便随时搬出来用于消费。

  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消费贷款呈增长趋势。很多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获利后,转而掀起消费高潮。这一点从“五一”期间车市的火爆以及耐用消费品的旺销都能看出端倪。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金融管制放松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业内人士分析,在“金融脱媒”的形势下,银行存款搬家不是暂时现象,而是长期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就越要求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工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