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警惕借质量安全为名 行贸易壁垒之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7:34 经济参考报

  

警惕借质量安全为名行贸易壁垒之实

  图为美国纽约市皇后区一家大型超市。 本报资料照片

  产品质量安全是所有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国际贸易中近来日益增多的产品不合格指控,则凸显了该问题的复杂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质量安全为由排斥某些进口商品,正成为这些国家实施贸易壁垒的手段。

  这一点从美国近期对中国大量食品采取自动扣留并禁止入境可见端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就以中国鲶鱼、虾、鲮鱼和鳗鱼等几种水产品含有微量非法添加剂为由,暂停上述水产品的进口。

  中国的这几种水产品真有问题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公告也承认,从上述水产品中检测出的非法添加剂含量非常少,接近于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水平,因此该管理局不会要求召回已销售的这些水产品,也不会建议消费者销毁或退回这些产品。此外,美方的上述进口禁令并不只是针对肇事厂家的产品,而是适用于所有中国同类产品。这种“连坐”政策并不符合国际惯例。南非前贸易官员布隆伯格曾表示,随着各国关税的逐步下降,国家间设立贸易壁垒的手段大为减少,但打着为消费者利益考虑的旗号实施质量壁垒则成为一个新的选择,“使用、滥用安全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在食品贸易领域尤其如此。由于各国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也由于食品中的一些指标具有非常敏感的高技术特征,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讲,这使得政府在操作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但某些发达国家随意地以质量安全为由采取限制进口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则非常不利。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曾抱怨,发达国家频繁变动的技术标准,让发展中国家出口商无力应付。

  由于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些国家在使用“自由空间”实施质量壁垒的同时,事实上也将某些合格产品“妖魔化”,使这些产品在其他市场也遭受信誉危机,最终导致相关厂家蒙受巨额损失。

  如果在食品质量纷争中再裹挟着政治思维,则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目前的中国产品“质量风暴”中,强烈主张对中国“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管制甚至禁运中国产品的人士,正是此前以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主张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的人士。

  美国政府的数据也显示,被美国政府拒收的中国食品只是极少数。但一些“妖魔化”中国产品的人士的做法则正好相反:一种中国产品有问题,他们马上就得出所有中国产品不合格的结论,并大肆渲染。美国公关专家魏因格罗德就表示,目前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过是一些美国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由头。

  [相关链接]维护

食品安全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最近,一些国家的媒体针对某些中国出口的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问题大做文章,甚至夸张地说“全世界的企业高管都为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而震惊”。

  不可否认,中国个别企业生产的部分食品的确存在着某些问题,但这并不等于中国生产的食品都是“问题食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质量问题并不严重,因质量问题而被拒收的比例,不仅少于印度、

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远小于丹麦这样的发达国家。这就表明目前以中国产品为特定对象,仅对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大肆炒作的做法,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