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公共财政民生投入需有约束性制度支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7:32 新浪财经
周义兴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在讨论中国上半年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造成“三过”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对此委员们认为,要利用当前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解决历史旧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东方早报》7月18日)。 对此,正如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们所指出的,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对投资与外贸,消费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是一条社会和学者所公认的短腿,绝大多数公众在养老、医疗、教育等经济负担的过度重压下,不得不节衣缩食的消费的方式来应付来自日常生活的压力。而如此的社会状态,不仅与多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势不符,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有违社会经济发展的宗旨。 其实就现代社会的政府性质而言,社会公众之所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将自身一些权利让渡给政府从而形成行政权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政府以管理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产品),并且这种服务还应当是随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提升的。就此来说,政府在性质上只是社会公共意志的执行机关,其所有行为均应与社会公共与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相符合。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过度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上行政考核机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以及官员在具体管理中,已经偏离了追求社会公共与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且当社会公共与公众福利与上级政府考核难以平衡时,往往会只以满足上级政府的经济考核指标为追求,而对公共与公众福利却作出了牺牲的选择。可以说,这不仅是现代行政服务的悖论,同时也是造成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过多,居民消费需求“短腿”的原因。 而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讲,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按道理政府本应以市场公正秩序的提供者身份所出现,因此在理论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并以市场公正、公平制度保证如此规律作用发挥也应是行政管理的首要选择。可现在人们恐怕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目前的市场资源、特别是有些基本资源的还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或者换句话说,这些本可或本应由市场配置的资源,事实上上是由行政权力来完成配置的。而如此的结果,不仅可能由于行政机关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而使行政管理丢失公正的社会角色,而且还会使市场经济规律作用遭受扭曲,进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受到本不该有的负面影响。而这,或许也是造成目前国内经济“三过”困境,以及经济能否得到持续发展难题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以指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看,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们开出的医治“三过”药方肯定不错,但从实施的立场讲,这个“药方”如果没有一套具有约束性的制度为保证,那这个方子就存在为望梅止渴的空谈危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