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制造如何应对信任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6:28 《财经》杂志网络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挽回信任危机的影响。眼下的应对之道包括:通过国际渠道要求别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贸易报复手段制约别国贸易保护主义者过激行为、对外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做法发起诉讼等 【背景】宠物毒粮、二甘醇牙膏,轮胎脱落、汽车碰撞试验折戟……今春以来,几乎每过一个星期,就会曝出新一宗与“中国制造”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事件。严重的是,每一宗事件都与消费者人身安全息息相关。 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进口预警,对来自中国养殖场的五种水产品——鲶鱼、与鲶鱼类似的巴萨鱼(basa)、鲮鱼、鳗鱼和虾实行自动扣留,并拒绝其入境。 中国方面也作出了回应。过去六周中,中国相继决定禁止进口11家美国厂商生产的肉类制品,其中包括七家家禽制品和四家猪肉制品厂商产品。中国质检总局称,这是由于相关产品被沙门氏菌污染或含有在中国不允许的药物残留。 7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要求即日起牙膏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并禁止含二甘醇成份的牙膏产品出口和进口。 产品安全,将成为年底举行的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一个议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信任危机,这对对外依存度很高的中国经济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逐步挽回。 他认为,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查找产生危机的原因。如果不是我们的企业提供了口实,他人即使想“闹事”也无从下手;且不说“问题产品”对于我们出口的影响,起码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与“洋人”同样宝贵! 如何尽快摆脱困境?梅新育提出,我们要设法使进口国政府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前提是不至于使他们因此在本国公众中付出过高的政治代价;而治本之道,还是加强我们自身的生产和流通监管。 就此,梅新育提出了如下建议: ——通过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双边谈判等途径,与其他国家共同加大力度,要求进口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对于有些政府检验部门无中生有诽谤中国产品声誉的做法,予以坚决的贸易报复,以有效遏制他们如此行事的动力。 ——对外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中国的行业协会(商会)、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应积极考虑共同发起诉讼。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改进中国食品、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具体方法可以包括:报道说明外国品牌的食品有多少采用中国原料,外国厂商如何利用外国消费者的国民情感牟取暴利;充分发挥在华留学生和在华常住外国人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碑来改善中国产品的形象,并如实揭露那些诋毁中国产品的势力的垄断、暴利、欺诈的真相。- 《财经》杂志记者吴燕采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