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谨防政策动向背后的高社会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10:15 南方日报

  □陆志明

  CPI指数偏高及其后的政策走向无疑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上半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宏观经济数据。然而早有各路分析人士指出:6月份CPI涨幅突破4%的可能性较大,并将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

  事实上,学界、财经界此前对6月份CPI涨幅的估值已存在不小的争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6月份CPI数据在3.8%以上;也有一些研究人士认为6月份CPI的涨幅应在4.3%左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6月份CPI涨幅再创新高毫无悬念。

  CPI高企无疑是经济过热的显著征兆,而解决经济过热的主要手段必然是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种共识逐渐形成,即众多或明或暗的迹象表明,经济趋向偏热的状态已经形成,整个下半年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会相对较大。这也是加息预言者的主要论据。

  而经济过热导致加息的趋势对目前面临宽幅震荡的证券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周末央行发行千亿元定向票据,显示出紧缩流动性意图之后,大盘走势更为低迷,成交量也极度萎缩,市场恐慌气氛开始弥漫,众多资金开始离场,银行储蓄和长期消费贷款也开始回升。

  这些现象均传达出一个信号——曾经一度占据市场70%规模的中小投资者开始“割肉”离场。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证券市场时,最容易通过财富效应渠道出现资产缩水的无疑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毕竟无论是在研发还是在信息渠道方面,中小投资者都远逊于大型机构投资者。

  虽然此前已有不少文章认为:中小投资者“割肉”离场将使资金流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手中,从而使中国经济稳健、证券市场不断成熟完善。如此理论乍听起来似乎完美无瑕,然而结合中国国情仔细斟酌之下,却漏洞百出。如果说证券市场投资过热是宏观经济过热的结果和表征,那么房地产市场过热无疑是宏观经济过热的动因和源泉。股市兴旺能促进资本再流通、社会再生产的新一轮扩张;那么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只能推动通货膨胀和对低收入社会阶层的掠夺。将股市的低迷和房地产市场的飞涨结合起来,不难看出个中因由。

  其次,许多流行的观点似乎总在回避一个问题:股市炒作的始作俑者并非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而是市场中一些操纵股价的基金和海外投资机构,股市整风的首要对象应当是这些不法庄家。从这一点上来看,少了中小投资者并不能降低股市的投机性。事实上,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也证明大股东与证券公司合谋操纵股价的行为并不鲜见。

  事实上,以上吹捧机构投资者万灵的观点往往暗示着中小投资者跟风被套应“风险自负”。如果单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但是从宏观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财富效应,刺激内需是宏观调控的核心。紧缩股市使居民财富缩水无疑是与此背道而驰的。因而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将证券市场放到一个更为全局的角度进行考量,尤其是事关民生之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