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牛肉面限价何以争议声一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1:36 北京娱乐信报

  普普通通的“牛大碗”,却由于兰州五部门的一纸限价令,而被炒得沸沸扬扬,不仅惊动了发改委官员,兰州有关部门也不得不两次作出回应。这个本来一片好心的“民生价格”,却遭到多方质疑,争议焦点就在于政府部门出台限价令是否恰当这一点上。

  可能是记者孤陋寡闻,在我的印象里,似乎还没有听说过哪级政府部门就某道菜点而出台限价令的消息,这可能就是招致各方关注的原因之一吧。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甭管牛肉等原材料价格如何大涨,每天吃到嘴的牛肉面价格都不会变,政府部门的调控行为似乎确实顺应民心民情,限价令在兰州部分市民中也迎来一些叫好声。

  而站在市场角度来看,限价却并不是件好事。牛肉面为何涨价?自然是由于近段时间的粮肉价格上涨,而粮肉价格又为何上涨?就肉价而言,是因为短时间的肉源紧张,而由于原材料供不应求而导致涨价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调节手段作为市场的基本功能,上涨可以刺激牲畜的饲养,从而扩大供给并达到新的供求平衡。

  但限价令出台后,原材料的上涨就只能由牛肉面经营者死扛着,由于利润越摊越薄,资本总是逐利的,他们只得想出各种手段来降低成本,于是乎偷工减料难以避免,有兰州市民已明显感觉到:“一碗牛肉面都吃不饱了。”

  据兰州市物价局统计,在兰州,每天有70万至80万人次吃牛肉面,年销售额达7亿元。这样看来,对于涨价,政府该如何管呢?记者认为,治标更需治本,相关政府部门想真正解决好牛肉面涨价的问题,就应该对面粉、肉价等原材料物价依法进行调节,比如进一步组织货源、出台补贴方案等,让成本得到控制。

  总之,对于市场经济,一刀切并不能解决问题,“牛大碗”搞限价也改善不了市民的消费困境。陈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