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王杰:中国制造危机源于职能部门不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王杰

  7月12日,商务部发言人王新培表示,个别出口产品存在的问题不应波及中国全部出口产品。同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林伟也表示,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率可达九成九以上。

  中国有句老话:一块臭肉坏满锅汤。中国制造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局。由于物美价廉,中国产品在国际上颇受欢迎,但是,也有个别产品屡屡出现问题。今年以来,从水产养殖产品到牙膏,从沙滩车到汽车轮胎,从玩具到手机,从食品到药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引发“信任危机”,最近尤以二甘醇牙膏事件炒得最为火热。

  今年5月,巴拿马查出国内出口的牙膏含有二甘醇开始,随后,内地牙膏产品相继在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遭遇安全质疑,不少产品甚至被停售,初步估计损失在1000万美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牙膏近年来在我国的诸多产品中一直是“绯闻”主角:先是“三氯生致癌”,接着是“含氟有害”,再接下来是“牙防组”违规认证被“端掉”,近日又爆出“含二甘醇”,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么多事情集中出现在牙膏问题上,难道是一种巧合?答案是否定的。牙膏风波不断,与我国牙膏《安全标准》和《认证标准》的缺位有关,截至目前,有关部门竟然还没有拿出规范企业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无法可依”导致问题连连出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迫使我国企业注意这些问题的竟是外国标准。7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其中提到:“出口牙膏因其他原料带入而致牙膏产品中含有二甘醇的,其含量必须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先后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销售后,我国绝大部分牙膏企业相继停止在生产中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但由于国内标准缺位,能否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企业的自觉。倘若有关部门之前就弥补这个空白,牙膏事件何至于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由于有关部门不作为,我们的企业不得不自己去查找“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并按照其要求进行生产,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倘若我们的有关部门参照国外标准出台与国际接轨并且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标准,我国企业据此生产的牙膏产品就容易合乎规范,牙膏产品也不会三天两头出现各种问题了。

  在“中国制造”日益紧密地与全世界的消费者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以严格而细致的标准确保我国产品质量经得起考验。否则,信任危机就如影随形,有关部门自然也难辞其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