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牛大碗限价:只因成为生活必需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1:03 南方周末

  

牛大碗限价:只因成为生活必需品

当一种商品成为生活必需品,政府就该干预其价格吗?图为兰州一家拉面馆。翁洹/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法伊莎 发自兰州

  政府管制面条价格 触动市场经济神经

  凌晨四点半——兰州城还在沉睡,赵成荣已是满脸汗水。和面、揉面、调汤、下面、捞起,撒上牛肉丁……这位兰州西固区国孝牛肉面馆的老板,带着伙计,重复着二十年如一日的工作。

  城区四区780家牛肉面馆,是每天最早搅动这个西北重镇神经的地方。而在六点半,等着吃第一碗面的人已经排起了队——他们大都属于小市民阶层,比如出租车司机、清洁工,还包括一些靠最低保障度日的失业者。而当他们遇到局长、经理,说一句,“哎,您也来吃面啊!”双方的距离瞬间就拉近了很多。据兰州市物价局的统计:每天有70万-80万人次吃牛肉面,年销售7亿元。

  “可以说,兰州男孩子多半是吃着方便、快捷的牛肉面茁壮成长的;粗豪的西北汉子,在最饿时能最快填饱肚子的食品,也是牛肉面。”一位兰州市民在论坛中写道,“这种灵魂深处的烙印,仿佛母亲的乳汁一样,是永远抹杀不了的甘美。”

  按照兰州官方的说法,对于这个城市,那起源于唐朝,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的拉面,重要性不亚于水、电、油、煤。

  在2007年6月27日的清晨,关于这个“生活必需品”的博弈开始了。兰州市物价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牛大碗”限价令:“普通级”每碗不得超过2.5元。

  限价源于赵成荣等老板的“自动涨价”。“从去年开始,什么都在涨。”赵成荣说,“一袋面粉涨13元,一斤牛肉涨3元,清油从3.7元涨到5元,还有干红辣椒……”更让老板们无奈的是:今年1月1日起,税款从1047元涨到1620元/月,还有排污费、城建费,“凡是执法部门都可以对面馆收费”。

  物价使每碗面成本达到2.4元,而大碗面的售价一度是2.5元。但赵成荣不敢偷工减料——同行之间的厮杀是激烈的,在他的国孝牛肉面馆周边200米范围内,就有3个竞争对手。“这生意没法做了!”于是,6月16日,西固区的面馆“不约而同”地涨了5毛钱。当地媒体怀疑暗中可能有价格同盟,但老板们都不承认。

  即使只有初中文化,赵老板也知道涨价是“市场经济调节”的事。然而,把拉面当作生活必需品的市民是敏感的,涨价当日早晨7点,西固人的投诉电话就打到了《兰州晨报》。“或许,你会认为5毛钱无所谓,但有人就靠那2块5吃饱肚子。”一位“享受低保”230元的兰州市民说。对另一个“吃低保”的人而言,“牛大碗”涨5毛,涨幅就达两成,吃的频率只能从3天一次降到5天一次。

  牛肉面本是一种贵族食品。到了清末,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

厨师对其进行改良,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难道今天它又要逐渐远离那些钟爱它的人?

  涨价并不是第一次。1960年代,大碗牛肉面0.25元,还要三两粮票,当时兰州人平均工资40多元。此后四十多年,从0.25元到0.6元、0.8元、1.2元……直到今天的3元。人们的收入也在上涨,但让市民不满的是“落差”——有些人越来越不在乎那5毛钱,但也有些人会为每天多花5毛钱睡不着觉。

  近来3次涨价,全部从距市中心18公里的西固区开始。“一是因为西固区没有大的粮油市场,运费使得成本更高。”面馆老板赵成荣解释,“二是因为西固是一个工业区,回头客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区,客人很挑剔,要想生存只能保持质量。”

  西固带动了整个兰州城,此举被当地媒体定义为“跟风”。市民自然是反对声一片,甚至有业内人士自爆内幕“不涨价每碗的利润仍保持在20%左右”。而兰州市物价局局长徐希望拿到的最新数字是:大碗成本2.19元,在卖到一袋半面时就能收回一天的成本,第二、三袋面纯属赢利。这与赵成荣的说法截然相反,成本和利润永远是一对无法看清真相的数字。还有人认为:这个简单的事件之所以拨动社会心弦,是因为老百姓担忧牛肉面会带动其他商品涨价,造成社会恐慌。

  市民呼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掂量了牛肉面的成本后,兰州市物价部门在媒体上称:“初步拟订了分等定级的办法,限制每个级别的最高零售价格。6月25日,该办法已经过相关部门会签,近日兰州市物价局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媒体公布……”物价局商价处还对涨价行为做出定性:属于串通哄抬物价,违反价格法。并强调近期将进行专项检查,市民如遇到乱涨价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

  这是兰州市首次对牛肉面价格进行干预,旋即引来中国各地的一片骂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功能,是他们的“杀手锏”。徐希望承认,没想到外地媒体和专家的反应纯粹是从经济和政策的角度解读。“网络的广为联系性在这一事件中有所体现。”

  但兰州本地人大都拍手称快,这是一段兰州市民留下的煽情的博客:“大体上反对(限价)的人都认为牛肉面作为一种食品,价格应该由市场这根指挥棒来调节。而兰州人,起码像我这样一个曾经在兰州生活过三年以上的人,却无一例外地支持政府决定。一个没有在兰州生活过的人,永远无法读懂这一纸牛肉面的限价令,永远无法理解牛肉面在一个兰州人心中的地位。”作为工商局下辖的机构,甘肃省消协也赞成有关部门适当干预牛肉面价格。

  对

国家发改委等单位提出的质疑,徐希望同样认为,这是由于不了解牛肉面对兰州市民的重要性所致。“牛肉面价格对兰州市民而言,就是民生价格!”这位官员动情地说,“外地务工人员吃一个小碗泡一个饼子,那种带汤带水的饭能满足温饱,有时一天吃两次都不止。”此次“限价”是经甘肃省物价局授权后进行的,将严格执行。但政府官员间也有不同看法——市场管理部门一位处长,曾建议取消对牛肉面实行最高限价。

  而对于赵成荣这样处于风暴中心的老板,限价令形同虚设——在西固区山丹街,涨价的“策源地”之一,没有面馆降回2.5元。有人私下认为,可能“政府就是抱着给老百姓一个说法的心态,最后可能不了了之”。据赵成荣说,来吃面的人也没有减少。徐希望解释目前正从县区开始搞评等定级工作,还没顾得上。

  徐希望正频繁地开会、接待采访、准备7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当记者问他这两天累不累时,他大笑,说:“我心里累啊,我们想为群众办事,但外地的媒体和学者很不理解牛肉面对兰州人的重要性,不知道兰州基层人民如何生活。就像我们会不理解阳春面之于

上海人、豆汁之于北京人一样。” 

  而在限价令刚出台的那几天,来赵成荣的面馆吃早点的食客都手持报纸,与老板展开一场场有意思的、重复的对话:

  “降价了没?”

  “没降。”

  “政府都限价了,还没降?”

  “值了你就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