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0:03 中国财经报
张国庆 面对丰富多彩的食品市场,不仅国人怀有疑虑,美国人也常常问:“它安全吗?” 公众的信心对一个国家的食品体系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打造这份信心,加强“供应链管理”堪称重中之重。这种被称作是“从农田到餐桌”的一条龙式的流程管理,覆盖了从原料产地到加工厂,从物流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其核心的要求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准确的监控,从而帮助监管者和消费者追根溯源。 这也是一种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动性的管理模式。在美国,为了积极参与“供应链管理”,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 与此相关的便是食品召回制度。作为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补充,在美国,食品外包装上都有一个编号,包含着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原料来源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就好比是产品的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很快找到厂家,甚至具体的加工责任人。而在处罚方面,也十分严格,以马里兰州为例,该州要求肉、蛋、奶等都必须标明保质期,如果不标,或者不按照保质期销售,就要遭受重罚甚至坐牢。 应该说,这种“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也是因为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多是大企业,几乎不存在无照企业或者家庭作坊式企业,因此掺假现象极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绝大多数缺乏实力和信誉的企业都退出了“舞台”,而留下的往往是一些在资金、管理和诚信方面都经得起考验的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美国人看来,食品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它影响的不只是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到民众的健康乃至一个国家的安全水准,这一点,有过“非典”经历的中国人应该很有同感。 也正是由于食品行业多为大企业,客观上也提高了“出错”的成本。相对于三五个人、万元资产的小作坊,有着成千上万员工、上亿资产的大企业,轻易是不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的,并且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力量雄厚,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也会比较高。 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在积极作为的同时,也会充分依靠媒体的力量将超市和名牌厂家出售劣质产品和经营失误予以曝光,这也在客观上加强了食品企业的忧患意识,使得它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声誉不好会严重影响销售额,影响顾客的信心,且最重要的是影响“股票的价格”,即影响投资商的信心。 与“供应链管理”相呼应的是,美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链条也十分完善。在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情况下,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非常完善,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也有非常具体的肉、禽、蛋制品检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所有食品,为食品安全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而且修订灵活,“反应”迅速。而这些法律的目标受益者则是芸芸众生,尤其是最脆弱的群体——儿童和老人、农村人口和野生动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