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洪巧俊:资源有效配置才是发展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7:54 红网
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7月1日起,调整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率。其中陶瓷的出口退税将从原来的8%调整为5%,而陶瓷色釉料被归入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系列,其出口退税率将则直接由现在的13%调整为零。这将全国许多陶瓷企业走向困境。 对于这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只要稍微关注时事的人就能预感到。陶瓷色釉料由现在的13%调整为零,这并不奇怪,因为陶瓷色釉料是高污染高能耗产品。早在今年4月,我在一篇文章中就分析:取消陶瓷产品出口退税这一政策只是迟早的事。这是因为陶瓷作为高能耗资源性传统产业,它消耗的资源、能源与其贡献的GDP是不相符的。去年我国没有完成降耗减排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节能降耗与环保提出了今后八个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中把“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放在首位。可以预见国家今后对能耗产业会做进一步大调整。我们知道瓷土是不再生资源,用一吨少一吨。为了控制低效益大产出,很显然国家今后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去年到今年连续两次出口陶瓷退税率大下调:从13%降至8%,从8%降至5%。且这两次下调的幅度最大,间隔时间最短。应该说,这是取消出口陶瓷退税的前奏。 拿“中国瓷都”潮州来说,该市是全国陶瓷出口最大基地,去年陶瓷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该市陶瓷产业的外向依存度则比较高,毫无疑义,这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对潮州的冲击力应是很大的。可以这样说,潮州有不少外向型企业基本上靠出口退税维持经营。其他地方也有许多这样的企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过去出口1000美元的陶瓷产品退税大约有560元人民币,如今已经下调到100元左右。这种大下调,业内人士称之为陶瓷业的大“地震”。而一旦真正取消,一些陶瓷企业出口就面临着亏本,在国内又没有市场,难以为继就不可避免。我曾经去过一家陶瓷企业调查,这家企业原来的产品大多在国内市场,但由于利润微薄,便大量缩小国内份额而转向出口,把出口退税作为主要利润来源,但当陶瓷出口退税率一调整,利润大幅度下降,企业又面临着困难。 事实上,在国家实行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前,就令许多陶瓷企业焦虑,他们焦虑的是燃油价格不断上涨,以及电价的上涨。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对汽油和柴油价格进行了三次调价,每一次都对陶瓷业带来不小的震荡。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调整电价,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元/千千瓦时,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4.94元/千千瓦时,相当于每度电价格上调2.494分钱。这些都是能源问题。面对燃油燃气的难题,山东、四川、福建等地的陶瓷产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力,有的已改烧天然气、烧水煤汽等。纵观国内陶瓷产业仍在不断扩张,这种盲目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要在目标市场上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必须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要打出去,显然要有个性化产品。事实早已证明,哪个企业有自己的个性,哪个企业就能得到大发展。“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市场要与国际化接轨,产品品牌要本土化、个性化,我认为这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经营的法宝之一。同时也提高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化、国际化程度,实行集约规模经营,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陶瓷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都应改变重复、小而全的组织模式,以创品牌为企业核心,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尽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规模的比拼是非常重的。因为规模利润是支撑陶瓷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资源整合,规模化经营,陶瓷产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稿源:红网] [作者:洪巧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