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房价调控应以股价下跌为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随风

  这两天,股市中传言的利空消息纷纷变得现实起来,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人大授权政府降低或者取消利息税、超大规模国企回归A股发行股票等等消息一个接一个成为现实,指向宏观经济过热的调控之剑,锋利的剑锋一晃,股市随即变脸,抛售中5·30的影子似乎又在闪现。股市对政策的敏感,减持、清仓、出货,可谓听风就是雨。

  从股市的敏感反应,反观房地产市场调控,感觉还是有些相通的东西。股票是一种投资品,此次股市调控,股票供应量直接增加——大型国企重归A股,股票替代投资品国债、储蓄的数量和收益增加,供应方面双增加特征明显。从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入手,通过增加供应引导和稀释了旺盛的投资需求,市场自然应声而动,股价下跌很是正常。

  2006年开始的楼市调控,政策面税收、按揭首付等手段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投机购房的需求,但由于各地90平方米70%实施细则出台、土地由拍挂向招标转型的节奏缓慢、行政效率低,紧缩银根带来

开发商实力整合或项目换手,项目投资筹措来源变化,拆迁减缓费用增加等等因素,造成一级土地开发和项目进度迟缓,形成有效供应的周期拉长,新增土地供应量和新建房屋的供应量都没有得到增加,政策倡导的
经济适用房
等保障性住房供应量更是增加有限。而二手房税收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在抑制投机买卖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二手房的供应量。新旧房屋供应量没有增加,使得半年来供应量在与需求的博弈中居于下风,这应该是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区
房价
上涨的主要原因。

  股市调控给了房市形象的启示,增加供应是控制甚至降低房价的一个可行办法。但是,短期看,宏观调控给整体经济发展降温的要求,使得压缩投资的重要性高过房价持续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投资跟不上,供应增加很难成为现实。我们只有寄希望于整体调控早日见效,宏观经济形势早日趋向平稳,然后可以腾出手来增加住房供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