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亚洲金融能否避免下一次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01:22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莫莉 回忆过去、对比现在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带给人们震撼、绝望和悲伤的同时,更大的意义却是留下了历史的教训和忠告。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度探究历史对比当前,却发现这些教训和忠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在十年之前,亚洲金融市场如何在短时间内一泻千里?在十年之中,亚洲各国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评价亚洲金融市场这“伤痛后的十年”?在十年之后,亚洲是否已经具备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的能力?假设危机一旦来临,亚洲又是否能够成功击败金融危机?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维韦克·阿罗拉、原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景学成以及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 十年前:繁荣背后暗藏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亚洲经济繁荣景气、乐观情绪弥漫,亚洲经济模式出现偏离性自满,”景学成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这种偏离性自满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或经济结构过于倾斜单一行业或产业,出现房地产、股市价格走高等现象。例如,在1992年到1996年间,泰国曼谷就建成了76万套新住宅,其中15万套空置无用,而到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泰国闲置的住宅高达85万套;仅1993年到1994年间,印尼股票价格就上涨了140%,马来西亚上涨了350%,菲律宾、泰国更达到了450%以上。 虽然当时亚洲国家表面上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消费和投资不断膨胀,外国投资日趋上升,一些国家逐渐出现资本流动结构严重扭曲的现象。“当时短期资本、私人资本占据了资金流动的主流,从根本上说,外资外债与内需结构的失衡也是亚洲国家高增长高投入的恶果。”谭雅玲表示。数据显示,1997年,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韩国的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30%至60%之间,其中短期外债的比例达到80%左右。谭雅玲认为,短期外债过多,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犹如在沙滩上建楼阁,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短期资金大量抽逃对这些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带来釜底抽薪的打击,金融危机在所难免,经济衰退随同并行。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亚洲还存在着银行体系管理缺失与风险监控不足的现象,”景学成对记者回忆到,“当时我作为人民银行的研究人员参加了30国央行会议,并直接接触了泰国央行资金管理官员。当谈到泰国银行体系时,我得知,泰国一些商业银行对于贷款文件和流程的必要文字材料全然没有。由于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支持,亚洲金融危机形成货币与银行危机同时爆发,使金融危机积聚蔓延和恶化。”资料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亚洲银行的状况急剧恶化,泰国、印尼等银行频繁发生挤兑、倒闭案件,这不仅破坏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资金信心明显下降。谭雅玲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银行体系的脆弱和风险。此外,当时亚洲许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十年中:综合实力大增 “亚洲国家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了教训,这反映于它们在过去十年中所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中。改革使得这些国家在获得了全球化益处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游资泛滥所带来的经济风险。”阿罗拉对记者表示,在这十年中,亚洲国家不断优化宏观经济结构,在金融领域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广泛的改革成果。十年的时间使得亚洲国家的宏观经济结构整体上变得更为强大和灵活。许多国家已经实行了灵活的汇率机制,这将使它们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更加游刃有余。一些国家把通胀目标设置作为货币政策的尺度之一。“在这十年中,亚洲国家已经形成促进金融重建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框架,并且强化公司治理。整体而言,亚洲的经济运行体系变得更为透明。”阿罗拉说,当然,在过去十年中,包括IMF在内的国际组织也给予亚洲各国多方面的支持。随着亚洲各国从金融危机中恢复,IMF所提供的金融贷款已经终结,现在IMF更多的只是处于一个“咨询员”的角色,同时,IMF将继续为亚洲各国在经济政策的核心领域方面提供技术援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导火线,就是外汇储备短缺危机。但如今的亚洲各国外汇储备逐渐增多,经济实力增强。目前,世界的外汇储备接近5万亿美元,其中有一半以上在亚洲。景学成还对记者表示,除了国际组织的支持之外,十年间亚洲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将带给亚洲金融市场更多防护。例如,清迈协议是东盟10+3在痛定思痛后采取的防备策略,截至今年3月底,这种双边协议已在东盟10+3的八个国家之间达成16项,资金调度总额约800亿美元,隐形的亚洲外汇储备库已具雏形。亚洲国家在2007年6月第十届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当任何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亚洲各国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不希望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并且希望充分利用亚洲外汇储备的优势,为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作出有效率的应对。即使亚洲再次发生类似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这一协议将使亚洲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危机。”景学成说。 根据IMF提供的数据,截至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损国家的实际GDP已经高于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实际GDP水平。阿罗拉表示,当这些受损国家做出经济调整时,亚洲其它国家也在快速向前发展中。如今,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电站”,越南已经显著融入到全球经济领域中,日本也已经走出十年前的通缩困境。“目前亚洲各国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阿罗拉说,“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亚洲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 十年后:金融前景乐观 记者所采访的三位专家均对亚洲金融前景持乐观态度。“当前亚洲强劲的经济基本面远非当初可比,多数经济体还拥有大量经常项目盈余,货币具有较强竞争力”,谭雅玲认为,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大可能重演,因为十年中亚洲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优化以及金融改革成果将对其金融稳定构成重要支撑。此外,亚洲一些国家甚至已经从资金流入方变成重要的资金净流出方。但是目前亚洲金融市场的投机因素依然严重,数据显示,仅2006年底,泰国应对国际投机实施的短期资本管制就导致一天资金流出达到600亿美元。 “从短期来看,在全球经济增长良好带动下,亚洲将继续保持较强的经济增长势头。”阿罗拉对记者表示,但从长期来看,亚洲地区在保持持续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不同的国家面临的挑战会有所不同”,阿罗拉说,但整个亚洲国家将面临的共同难题是,随着世界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亚洲各国将如何在获得全球化利益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全球化风险?具体而言,这些挑战包括平衡经济增长、与游资作战以及协调不断上升的社会失衡。 阿罗拉认为,亚洲各国目前过分依赖出口用以维持经济增长,但长远来看,扩大国内需求才是保持持续经济发展的较好途径。而中国不同于亚洲其他地区,还面临着投资过度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减少对出口和投资两方面的依赖。谭雅玲对记者表示,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是亚洲不少国家面临的重要难题,目前,这些国家仍然没有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阿罗拉还提醒亚洲各国关注不断上升的不平衡现象。“当然,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最终只是一个暂时的倒退,近十年的改革已经使得亚洲各经济体处于经济发展的良好轨道之中”,阿罗拉说,“十年之后,尽管亚洲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过去几十年中所发生的历史告诉我们,亚洲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战胜巨大困难。IMF将继续与亚洲各国保持密切合作,今后亚洲的改革将更为深入,亚洲经济也将取得更大的繁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