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预防危机:谨慎开放资本金融账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连平

  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很多原因。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问题,或者说对待证券短期资金流动的管理问题。

  危机时的东南亚国家与当前中国比较

  简要地比较一下当时发生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当前所处的情形。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方面,当时东南亚这些国家在证券投资方面很大程度上放松了管制。1996年的时候,泰国资本净流入当中,证券投资占18%,其他的国家在40%以上。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2005年中国证券投资账户净额占资本投资账户的净额的比例仅为-7.8%,为净流出。

  外债方面,当时东南亚国家的外债水平都非常高,1996年泰国外债占GDP的50%以上,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而短期外债的比例也在50%左右,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的25%。对比一下,中国当前的外债比例相当低,为12.3%,处在警戒线之内,但短期外债的比重很高,达到56.85%。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不同程度推进了离岸业务的发展。泰国是比较典型的。在危机爆发的时候,离岸账户成为大量外资迅速流出的一个重要的通道。我国到目前为止,包括交行、浦发、深发展和招商等都开通了离岸账户,但主要参与海外银团贷款和贸易融资,业务范围很窄。

  日本银行可以进入股市和

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一旦股市和房市低迷,银行会遭受较大冲击,甚至有倒闭的危险。而中国的银行业务限制较为严格,不允许直接投资于股市和非自用房地产。

  金融危机发生时,除印尼外,其他经济体多将本国货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缺乏弹性。我们在2005年进行了汇率改革,目前是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但是美元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货币,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虽然最近有所放开,但是幅度还是非常小。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金融市场也不够完善,金融工具品种单一,而投资产品单一容易导致流入资本(特别是短期国际游资)集中在某一类市场上,引发泡沫形成。目前中国正向建立多层次、完善的资本市场迈进,但目前同样存在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多样化投资产品的问题。

  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风险

  进行上述的简单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们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以及资本流动的方面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首先,巨额国际游资迅速撤出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据估计,目前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有1000亿美元左右,多通过经常账户造假的方式进入。但是如果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则可能导致热钱迅速撤出。在资本项目未开放的情况下,游资仍旧通过经常账户流出,这会对国际收支结构产生较大冲击,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

  其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备,金融产品单一,资本金融账户开放后流入的资本可能会涌向股市和房市,若开放过快,就容易引发资产泡沫。再者,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过快会为短期资本大规模、迅速流出创造条件。资本金融账户开放后,最先进入的多是带有投机性的短期资本,而短期资本比较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作出反应。

  目前人民币保持升值趋势,在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造成人民币汇率朝向升值的单边浮动,而一旦将来升值趋势发生逆转变为贬值趋势,会造成朝向贬值的单边浮动,若资本金融账户开放后汇率制度不变,人民币汇率会继续这种单边浮动。

  危机预防的开放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危机预防性的资本金融账户开放思路和建议包括,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先长期后短期的原则,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开放要谨慎;加强经常项目交易的管理,限制国际游资的非法流入;继续严格管理银行(包括外资银行)的对外借贷,尤其是短期借贷;谨慎放开

证券投资账户,建议未来2~3年以内对证券投资账户要继续严格限制;建立多层次、金融工具种类多的资本市场,避免流入资本集中在股市和房市;健全银行治理结构,增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货币当局对银行担保的条件和范围,要让银行认识到国家不会给予永久性担保,降低其道德风险,避免开放后的过度借贷行为。

  总的来看,与亚洲金融危机时各国的情况相比,目前我国的资本金融账户还是管制比较严格的。谨慎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未来应对短期资本国际流动冲击的两大保障,前者为制度保障,后者为干预能力保障。

  (作者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章由本报记者郭茹根据作者在“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