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让历史的现场更清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 23: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汪凌

  一个人读书时间长了,无形中渐渐会形成一定的兴趣视野,那些与兴趣契合、能会心会意的人事,自然进入眼中;而兴趣之外的话题,可能瞄一两眼,却不会去深究。实际上,久而久之,也许在某个领域有所积累,可是,也会由此忽略了别处的风景,有时候,难免就对学识造成了某种粘滞。这是我自己的心得,也是读过李辉<封面中国>后的感触,因为它将我带到一个相当陌生的境遇当中。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尤其是,当事件和中国有如此深刻的联系,而此前又被有意无意忽视的情况下,阅读的过程,除了探秘寻底的酣畅之感,还被那些扑朔迷离、诡异变幻的历史细节所震撼……

  美国<时代>和<生活>周刊的老板卢斯,是一位传教士的后代,在中国山东度过他的童年时代。1923年他创立<时代>,后来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媒体帝国。在它的全球视野里,因为卢斯的中国情结,在创刊第二年,中国便出现在<时代>的封面上,截止到2003年春天,上了<时代>封面的中国人物约五十多人。如李辉所言:"一个个封面人物把漫长历史断断续续地串联起来,成为今天描述中国的一种特殊线索。"

  在<封面中国>,历史叙述则被限制在中国抗战胜利为止。从北洋军阀吴佩孚起,那些几十年来对中国现代史进程发生重大影响的军政界人物,次第出现在<时代>和<生活>的封面与内页,冯玉祥、阎锡山、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溥仪、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汪精卫、毛泽东、

周恩来……同时,还有那些参与了中国政局的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到1949年,毛泽东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这些人、事,被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治格局的变迁、中国军政强人的兴灭、中国军队的面貌,日本吞并中国东北的野心,苏联等列强在中国的势力瓜分,美国对中国事务的政策和干预,美国军政界几位"中国通"在中国的遭际,等等,尽现于眼前。可以说,对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抗战史的理解,<时代>提供了来自国际一方的补充。在书中,李辉打开了一扇曾经紧闭的门户,让我们看到,当中国发生着改革和革命的时候,整个世界大势是如何的。在<太平洋,看此番云聚云散>一章,从卢斯访问重庆起笔,这已是中国军队浴血抗战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希特勒入侵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一直孤立无援的中国终于和英美结盟、蒋介石一度被推到"大国巨头"的位置。然而暗潮在涌动,河南大饥荒和
国民党
腐败被曝光,美军驻华将领与蒋宋矛盾激化,国共冲突加剧、中国战区不再成为主战场……特别是,来自<时代>著名记者白修德之手的特写和报道,尤其若干篇侥幸逃脱了国民党严格的新闻检查,于是,腐败的一角被掀开,宋美龄游历美国苦心经营的蒋宋光环被打破;而在<落寞的身影>,更以记者白修德串联起了在中国战区内,大国间、国共间等各方力量的博弈。现实格外严峻。

  历史当中个人化的行为,给现场提供了无限的丰富性。书中对<时代>老板卢斯的描述,尤有意味。因为他偏袒国民党,<时代>有关中国的报道呈现出一种复杂甚至奇怪的面貌——有对蒋宋毫不吝惜的赞美,也有对他们治下官员腐败毫不留情的揭露。在他的努力下,白宫邀请蒋宋访美,他"竭尽其能地在美国公众面前为他们塑造出完美的形象",中国也一度以"大国"身份,加入到盟国的行动中;然而,官员的贪婪、饥荒的真相,毛泽东和红军的信息,同样是在卢斯的支持下得以披露。"意识形态的固执与新闻自由、新闻监督的功能,便是这样纠缠于卢斯的内心。"

  还有"老中国通"和"花生米"的冲突。史迪威将军被罗斯福派来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这是一位曾在中国前后待过六七年的"老中国通",深入接触过中国社会,了解中国,也了解中国军队的将领和士兵。身负重任的他重返中国后,却对蒋介石印象不佳,在日记里给蒋起了绰号"花生米"——美俚语指野心大而能力差之人。最终,冲突以史迪威被召回而结束。其间,史迪威那首让人捧腹的诗作,那个极其缺乏策略的通报,等等,都让我们为历史进程中某些场景的吊诡而慨叹。正如李辉所引述的另一种假设,如果"老中国通"和"花生米"一开始就合作愉快,如果"老中国通"没有激怒"花生米",中国现代史的进程将会怎样?这些仿佛极具个人色彩的偶然性,却因出现在关键时刻,导致了个人和大局的转变。

  在这些历史事件的叙述中,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使每个相关人物的个性凸显出来。正是这些丰富的细节,以及在其中生动着的人物,将历史的骨架填补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你能感到,这些细碎的片段,仿佛不经意地散落各处,然而,当大局已定,回头审视却发现,它们左右、影响了历史的前进,堆积起历史学家笔下一个个"大事纪"。当年活跃在历史现场的<时代>记者们,记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李辉敏锐地注意到了它们,摘录下来,重新放到我们熟悉的历史框架中,进行审视。他说:"审视历史常需要考究细节,将一口井挖掘得越深越好。有时则需要跳出某个具体场景,持一种浏览心态,神游于时间流动之中的场景衔接,似乎各自孤立的现象,说不定偶然间让人有了新的体味,从中发现彼此的关联。这一发现,或许能让人在叙述历史时找到新的途径。"

  探寻的新途径,由此而衍生出来。

  <封面中国>类似于"外国人看民国",李辉将湮埋在故纸堆里的中国封面收集起来,串联下来,民国的风云变幻几乎就在其中了。他认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些外界媒体的报道,不管其全面、准确与否,也不管其出发点如何,它们总是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多样,从而……得出更接近于真相的结论。"我就觉得,这样的梳理,实在是填补了研究的空缺。<时代>关注细节,将单个的人物命运与对历史的宏大述说结合起来;李辉则将细节当中的"空当",一一用史实填补、连缀起来——大量的前期案头工作,反映在文字中,也许就是那么几行呢,却使历史的现场清晰起来了;而对历史的态度,对现场人事的观察,对历史进程的思考,也散落于叙述中那些发人深思的省察当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