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成渝设立改革试验区富含新改革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18: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郭松民

  国务院已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在“通知”中要求两市要“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昨日《羊城晚报》)。

  有人习惯地认为,这意味着成渝两市将成为继深圳和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又一个经济特区,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看法未免有点失之简单。从国家发改委的“通知”精神来看,成渝“特区”和传统“特区”将有同,也有不同:同的是它们都获得了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不同的则是传统“特区”的主旨都是以招商引资为基调,以GDP的高低论成败;而成渝“实验区”则着重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平衡区域二元化发展方面作出探索,经济增长将不再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而是要服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不扩大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不损害环境为前提。

  如果说,传统“特区”的设立,体现的主要是把GDP增长做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改革共识的话,那么成渝“特区”则无疑将成为“新改革共识”的实验区,这种“新改革共识”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渐形成的,其内涵正如一位学者所概括的那样:“就是强烈要求中国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是片面追求‘效率优先’,要求改革的结果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少数人先富’,要求改革更加明确‘以人为本’的目标而不再是盲目追求GDP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在成渝“实验区”,社会政策将取代经济政策成为执政的“主旋律”,实现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回归。坦率地说,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我们基本上是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有时甚至把一些好的社会政策视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砸掉”,比如在教育、医疗、住房、环境保护、国企、劳工权益等领域的改革就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

  大约从200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政策逐渐萌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9项目标任务,以及为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标志着注重社会政策已经从施政理念逐步向具体施政措施转化。

  在思路正确的前提下,要实现这一转变,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是政府有没有财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再一个是政府有没有意愿。在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不言而喻;至于第二个问题,中央的意愿已无庸置疑,一些地方政府还在犹豫,但我确信,它们完成这一转变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这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重庆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犹如一声春雷,宣告了“新改革共识”已经从一个理论问题,全面转变为实际推行的政策,其意义将不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深圳特区之下。我们期待着这一“实验区”能够成为“以人为本”的典范、和谐社会的典范、

科学发展观的典范,成为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典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