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500强在北京》:油价背后的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5:55 《500强在北京》

  宣传词:

  一次仅五毛钱的加油站降价,却引发了未曾预料的轩然大波。

  同期:北京市民:贵,应该是贵。

  两年间,中国成品油价格经历七次涨落,究竟是谁在幕后操控?未来中国油价到底会涨还是会落?油价升降怎样关系到你我的生活?

  同期:林浩光:不会低过40块钱美元一桶。

  黄秀成:2007年93号汽油它应该是(价格)平稳的。

  4月22号斯柯达《五百强在北京》特别节目约请五百强高层为您讲述油价背后的故事。

  串场一:

  上两期我们讲了

股票,讲了基金,股票怎么样,我们讲股票的时候呢,指数只有3200点,现在呢,已经3600多点了。发财了吧,我也不眼红,你也要小心,高回报总是伴着高风险,谁知道它的走势是怎么样呢。今天我们讲什么呢,我们先看一条旧闻。在今年2月份的一天,北京石景山区金顶南路突然拥来了上百辆的汽车,怎么回事啊?
交通事故
吗?不是。我们的故事还得从头讲起。

  旁白1:2007年2月10号上午11点,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南路。这是石景山区一条相对偏僻的路段,路很好走,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也很少有走不通的时候。而这天,已经过了早高峰的时间,在这个并不繁华的路口,一个加油站的旁边,却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拥堵。

  采访:司机2:当时车已经排到加油站门口外面了好几十米了,有的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了。。

  旁白2:据后来知情者回忆,当时的车流量可以说是空前的,仅仅一上午时间,在这一区域出入的车足有一千多辆。一些路过的行人显然被这一阵势惊着了,纷纷猜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采访:司机1:加油站降价,比中石化便宜几毛钱吧。

  旁白3:原来,这天,中化道达尔公司在这里有一个新加油站开业,作为促销,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每升汽油降价5毛,一整天下来,前来加油的车足有近3000辆,是平时的5倍。然而,这场降价风波并没有在一天后结束,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张,引发了北京成品油市场的连锁反应。不久,中石油旗下200多家加油站,壳牌的3家加油站,包括吉利、藤远等民营加油站也纷纷开始降价。

  串场二:不仅是他们,其他的石油公司也采取同样的方法降价促销,十年以来啊,中国的价格在油的方面变化非常之大。我认识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就跟我讲,十年来油价变化太大了,过去两块钱一升的93号汽油,现在呢,四块多钱都快五块钱了,翻了一倍,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的零售油的价格有七次变动,其中五次是上升,两次是下降。

  旁白1: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油价走入了一个多变的时期。2005年3月23日,汽油出厂价每吨涨300元;5月23日每吨降150元;6月25日涨200元;7月23日涨300元;2006年3月26日涨300元;5月24日涨500元。2007年1月14日降220元。以93号汽油为例,2005年3月是3块3左右,而到了去年最高的时候已经接近了5块1。人们不禁要问,油价为什么会连续上涨,上涨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呢?

  宣传片一:两年之内,油价7次升降,中国油价为何总是起伏不定?操纵油价的幕后控手究竟是谁?请继续收看斯柯达《500强在北京》特别节目《油价背后的故事》。

  广告

  串场三:90年代两块钱一升的93号汽油,现在涨到了快五块钱一升,降价大家都高兴,可是涨价的时候呢,大家都不高兴。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怎么办呢?谁来控制我们的情绪呢?当然是这个汽油的零售价。可是谁又控制汽油的零售价呢?我这有张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首先,汽油是从炼油厂炼出来的,炼汽油你必须首先要开采原油,开采石油,如果你有油井就可以,如果没有油井怎么办呢?你要买人家开采出来的石油,要采购石油,然后就进入中游业务,中游业务是干什么呢?就是冶炼厂把这个原油冶炼成我们的成品油,汽油, 柴油, 煤油,对吧,都是在这个环节形成的。这个环节完了以后呢,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也就行话说的下游业务。下游业务也就是零售。我们把那些成品油呢?送到每一个加油站,零售到我们的汽车里去。同时呢,有一些产品就进入到化工石化产品类。就是我们说的聚乙烯,聚丙烯,什么胺啦,什么苯啦,什么脂啦,凡是听不懂的那些化学名词,都是在这里形成的,他是石油的下游产品。

  旁白1: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但是,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并不丰富,40%的原油消费得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因此,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油的价格。然而,原油价格这些年上涨得很快。50年代仅1美元一桶的原油价格,到了60年代3美元一桶。而这个数字在70年代,成了30美元,去年甚至最高冲到了78.4美元。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采访:张卫平:那么石油作为一种化生能源,不可再生的。那么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那么价格也会随着上涨。

  旁白2:而地缘政治也是影响油价的一个重要因素,70年代至今,西方曾出现的3次能源危机,曾导致欧美经济下降3-7个百分点,其导火索就是当时主要产油区:中东地区的战争。而近两年的原油价格涨落,也是主要受制于伊朗局势的紧张程度。此外,气象的因素也会在短线影响着原油的价格。

  采访:张卫平:像美国去年冬天是一个暖冬,但是在暖冬之间又出现了大概十几天,二十几天的暖风雪,造成了美国东部温度突然下降,因此呢,在那个时候它原油价格又上去了。那么成品油的价格它也会上去,因为它取暖都是用原料油。

  旁白3:正因如此,国际市场上成品油的价格总是跟着原油的价格起起落落。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虽说目前原油价格与国际已经基本同步,但成品油价格却和国际市场不太一样。

  董秀成:,比如说新加坡汽油的平均价格,大概是5500人民币每吨,那么国内的价格是5200元人民币每吨,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价差的。

  林浩光:原油的价格,现在是多少钱,大约是60块钱美金一桶嘛,对不对?三年前,四年前,原油价格是多少,二十块钱左右一桶嘛,那时候的价格怎么样,那这两者之间,相差多少,都没有很大的变动,对不对?所以一般上来说,中国成品油的价格,一般上是偏低。

  旁白4:对于相对偏低的成品油价格,埋怨最大的就是以原油为原材料的国内炼油企业。尤其是在去年,受石油的主要产区,中东地区伊朗局势的影响,原油价格曾经暴涨到78.4美元一桶。原油的成本价远远高于了加工后的成品油价格。

  采访:中海油张卫平:比方说现在原油一桶是60美金的话,那么这就是他原料的成本,再加上炼厂的所有的加工成本。这就构成了它的成本,那么国家的税收呢,就包括了增值税,,,,,那么加工一桶原油,它应该收多少税,那么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就说炼厂现在叫做原油价格和成品油的价格倒挂。

  旁白5:所谓价格倒挂,简单的说就是卖出价比成本价还低。以去年为例,当时国际原油价格为60美元左右一桶,而国内加工中所需要的人工费、增值税等其他费用也需要大概3美元,加起来,炼油成本约63美元。然而当时的成品油销售价格却只相当于每桶43美元。也就是说,国内的炼油厂,辛辛苦苦炼制一桶油,不但不挣钱,反而要倒贴上20美元。(此处图表说明)

  采访

  张卫平:所以炼厂从去年到前年,这两年基本上都是炼厂叫苦不迭,说我们炼的越多亏得越多,

  宣传片二:炼一桶油反倒赔上20美元,炼油企业为何还要硬扛?油价背后还有什么隐情?请继续收看斯柯达《500强在北京》特别节目《油价背后的故事》。

  广告

  串场四:我多数时间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所以呢,我对香港的加油站的零售价格比较熟悉,类似像我们内地的97号汽油,一升大约在香港是14块钱人民币左右,那这个价格怎么形成的呢?它是两个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呢,大约是价格的一半是按照国际成品油的价格来进的货,加上它一点点的利润,此外另外一部分是什么呢,另外一部分主要是当地政府的税收,这两部分构成一个市场价格,它加油的公司和石油公司是不会亏本做这个买卖的而我们内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呢,是亏着本去卖这个成品油的。那么什么手在控制着这个零售市场的价格呢?

  张卫平:政府要针对两家大石油公司成品油的生产的情况,然后提出一个建议或者指导价,

  旁白1:原来,由于油价问题关系重大,一直由政府控制。油价的多少由国家发改委给出基准价,然后在这个基准价的基础上,各个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做出上下8%的浮动。而这个基准价的制定除了参考国际油价走势以外,更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旁白2: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浮过快,考虑到消费者和其他相关企业心理的承受能力,发改委才制定了现在的相对较低的价格标准。而对于那些大的石油公司来说,业务不仅是成品油的炼制,还囊括了原油开发,石化产品生产、甚至是输油管道建设等多种项目。所以,尽管他们在成品油炼制方面叫苦连天,但其他业务的利润也能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董秀成:比如说像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这种企业。它的原油卖出的价格是跟国际市场接轨的,那很高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巨额的利润在里面,但是这个炼厂它可能又亏,加在一起我还是盈利,

  旁白3:其实对石油企业来说,原油开发业务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以伊朗等中东主要产油国为例,开采一桶原油大约需要成本4美元,而其他国家中,开采成本也不过十几美元,和动辄五、六十美元的市场价相比,差价至少三倍以上。因此对于像壳牌这样的国外石油大亨,尽管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要面对中国成品油指导价的限制,但为了能抢占中国市场的先机,也宁愿在成品油上赔本赚吆喝。

  采访:林浩光:为什么对这个下游有信心,现在都不太赚钱,但是如果你看,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得很快,很多很多专家都意识到,不久的将来中国这个市场,是变成,很快变成全世界第二大的市场。这肯定是兵马必争之地啊

  串场五:看来,政府成品油的指导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知道,这个原油涨了价,成品油不涨价,就好像我们吃包子一样,你比方说,面粉涨价了,大葱涨价了,猪肉馅涨价了,可是包子呢,没涨价,做包子的人他会怎么办呢?他就不去卖包子了,他去卖炸酱面年,去年,在南方有些城市出现油荒,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因为原油涨价了,那么炼油厂没钱赚,零售的油站没钱赚,那么谁去做这个买卖呢,好了,政府去年给中国两大石油企业150亿的补贴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度这个难关。因为控制通货膨胀是政府的第一大责任,所以呢,政府稳定零售价格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那好了,现在石油的价格,从原来的70美元一桶降到现在的5、60美元一桶,那么炼油厂也有钱赚了,零售商也有钱赚了,这不皆大欢喜了吗?不是,就像我们电视一开始说的,这个价格大战仍然存在,那么谁在搅起这个价格大战呢?企业。

  旁白1:2006年7月14日,当因为伊朗紧张局势而一路走高的原油价格,冲到每桶78。4美元的最高位后,终于随着政局的相对稳定开始回落。加上用油大户美国去年遭遇暖冬,用油量下降,油价再2007年初终于回落到了50多美元左右一桶,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又开始有了利润空间。

  采访:孙侠:最近这个油价油批发到零售,大概他们应该能有,起码有2、300块钱的利润。

  旁白2:鉴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1月份,国家发改委统一调低了成品油的零售价格。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降价的问题上,国内的两大霸主之一中石油走得更远。3月8号开始,中石油旗下200多家加油站集体降价5分到2毛。业内人士对此一片惊讶。

  采访:

  张卫平:当时我感到有点吃惊,因为过去都是政府要降价,所有的公司一起降价,那么这次就是说一个公司降价了,另一个大公司并没有降,

  旁白3:敏感的媒体同样嗅出了这次降价的不同,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石油的降价事件,并认为是8年同盟突爆裂隙。中石油中石化的微妙平衡从此破裂。而价格联盟一词伴随着它背后若有若无的内幕,第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旁白4:虽然没有成文的条款,但这种实际操作中所谓的价格联盟在业内尽人皆知:长期以来,虽说发改委明确指出,在政府给出的中准价之后,企业可以有8%的上下浮动空间。但几乎占据全部国内市场的两大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却一直保持着只上不下的默契。至于那些零零碎碎的小民营企业,也乐得跟风,喝口残汤。

  串场六:中国成品油的市场是怎么构成的呢:大概是这样的,百分之九十多的市场,由中石油中石化两个老大哥垄断,垄断也不太对,它们两个成立本身就是政府不希望它们垄断,希望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市场呢,由外资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来经营。那么这种几乎是垄断的一种价格市场为什么现在出现浮动呢?专家有自己各自不同的说法。

  旁白1:对于自己的单方面降价,中石油面对媒体一直是态度谨慎。除了简单地表示是公司的短期促销行为以外,不肯多说。记者曾试图联系采访,也遭到拒绝。但是,业内人士对此却议论纷纷。

  采访:  

  孙侠:是不是中石油有一种别的意图,

  张卫平:是不是某某公司在那里作秀。

  旁白3:而此时正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的确被这一做秀所吸引,有委员直接为中石油叫好,并点出此举最大的意义:“中石油和中石化长期形成的价格联盟,国家的政策就被这种垄断行为尘封了,如果不消除垄断,再多的惠民政策,最后都无法使群众得到好处。”然而业内人士对这破冰之举则看出了更深的背景。

  采访:

  张卫平:随着国外大石油公司越来越多进入石油的销售领域,那么国内的几家大的公司,在下游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旁白4:虽说价格联盟的打破让人未曾料到,但成品油市场上的竞争却是一直以来许多人的期盼。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大石油公司的进入,成品油市场剑拔驽张,短兵相接的时代就在眼前。

  宣传片三:国企、外企、民营企业,成品油市场上三大阵营短兵相接。价格大战怎样影响你我生活?2007年,中国油价会涨还是会跌?请继续收看斯柯达《500强在北京》特别节目《油价背后的故事》。

  广告

  串场七:要说,小小的油价的后面婆婆还真不少。但是政府这个大婆婆起的是关键的作用,因为政府前段给的那150亿的补贴,给了两大石油企业,目的就是要稳定油价的零售价,这样防止通货膨胀,同时呢,给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出租车司机也给了相应的补贴,听说呢 ,发改委正在酝酿成品油形成价格机制的改革,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可能我们的零售价格要跟国际的零售价格接轨。不管怎么样,我们每一个消费成品油的人最关心的是这个价格的走向,它是升还是降?如果是升,还要升到什么时候?

  旁白4:而在新浪汽车频道里,还有一个更实际的民调:您认为2007年油价会升还是会降?结果显示:有70%的人认为会降,其中15%比较乐观,认为能降10%的幅度。那么专业人士是怎么预测的呢?

  采访:

  孙侠:这个油价上升主流,这是肯定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董秀成:如果不出现美国动武,伊朗战争话,我认为下一步油价还会回落的,

  林浩光:我说相信不会低过40块钱美元一桶吧。。。。。。如果是真正能够知道油价是多少,我相信是全世界最富有了,也不坐在这儿,等你反问了。

  串场八:其实林浩光先生说得没错,很难给石油估价。如果你能估到一个未来的价格,你现在去做这个石油的期货,你比比尔.盖茨还有钱。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还是请我们的科学家赶快去开发一些替代产品。比如说,太阳能,风能。那时候如果我们开车出门的时候呢,就不去加油站去看哪个加油站的价格,便宜,而是看今天的太阳足不足,今天的风力足不足,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好好琢磨琢磨,下周同一时间,欢迎继续收看《500强在北京》特别节目“财富•策划”。我们将带你们一块去讨论一下

汽车价格的问题,再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