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易宪容:利率上调是遏制经济过热的最好工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7:58 新浪财经

  

易宪容:利率上调是遏制经济过热的最好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易宪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对于央行这样一个决定,我拍手称快。近段时间来,国内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快速扩张、房地产投资过热减少、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成了目前中央最为关注的大事。因为,如果让这样一种经济趋势持续,不仅让两年来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果丧失,也会使得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难以进行。

  那么,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为什么不能够达到政府所预期目标?为什么宏观调控的成效不是如预期那样顺利?特别今年以来,为什么宏观经济过热又死灰复燃?我想最大的问题,其宏观调控的工具没有好好利用。如果说,宏观调控连最基本的工具都没有使用,那么其效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

  很简单,经济上的宏观调控是什么?就是对经济总量的控制,并通过这种对经济总量控制来抚平对经济周期的波动。那么对经济总量的控制有工具有什么?一般来说,其工具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及税收政策等,除此之外,能够适用的工具不会太多。

  但是,国内两年来宏观经济调控更多的是中观及微观方面的动作,真正的宏观调控所使用上述工具很小。比如,利率问题,尽管从2004年10月以来也上升过两次,一次是一年期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一次房贷利率恢复到一般商业上升0.2个百分点。但是,中国这两次加息与美国也在2004年连续加息15次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如此之快,GDP上升这样快相比,中国这两次加息实在太小,所以起到的作用也会十分有限。

  正因为,中国的加息过小过慢,不仅弱化了银行、民众及企业对利率风险的预期,也使得实质利率过低。对于前者,由于银行、企业及民众不能够把利率风险考虑其行为决策中,因此银行信贷快速增长也就十分正常了。对于后者,由于无论名义利率还是实质利率过低,从而使得由政府管制的方式从债权人向债务人利益转移,即谁借到钱谁就会获得利益。既然企业借到钱就是利益,那么企业不仅会拼命地去借钱,也尽力从银行借到钱来投资,投资过热也就自然了。因此,要改变目前中国投资过热趋势就得从这最基本、最为核心的地方入手,从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入手,就调升过于压的利率。

  可以说,尽管这次央行调整利率幅度不大,其调动的幅度对企业或个人信贷成本的影响不高,但是它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十分强烈的信号,通过利率调整来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通过利率调整向市场表明,企业与居民的经济决策一定也把利率的风险考虑在其未来的行为决策中。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应该是这次政府宏观调控最为关注的第一行业,这不仅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之后投资快速的增长,在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过热由局部蔓延到全国,而且在于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政府通过种种方式来推高房价。而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性产业,资金成本的高低,或利率的高低不仅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也决定了房地产炒作与投机的程度。因此,一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没有有效利用这个工具上。

  可以说,这次利率的调整明确地向房地产市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央政府有决心有能力对国内过快的房地产市场投资、对上升过快的房价来进行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并不在于这次利率上升的幅度,而是在于市场对这次加息反映,估计央行会通过市场反映来决定未来加息的频率。

  既然利率工具启动了,国内的投资过热、银行信贷过热、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的快速增长等市场面临的困难问题也就会逐渐地化解了!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是否会影响您的买房计划?

不会
不好说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后,影响最大的是:
抑制房价上涨
股市出现波动
企业成本大增
居民消费萎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