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经济学人--新望 > 正文
 

新望:一种典型的假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09:30 新浪财经

  

新望:一种典型的假改革

新浪专栏作者新望。(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望,1964年生,甘肃靖远县人。曾任兰州大学助理研究员,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改革》杂志主编。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目前兼任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4月10日-4月16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新望。----编者按

  点击进入新望的BLOG

            一种典型的假改革     4月14日  星期五

  文/新望

  最近看到一本书《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扉页上标明是“××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因为我在苏南的民营企业做过较长时间的蹲点和跟踪研究,对其运行机制也做过一些微观上的解剖,而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也有意无意间要做些比较,因此,看到这本书时,尽管对“国有模拟民营”这样过分简单的命题有所怀疑,但我还是饶有兴趣的浏览了一番。

  全书的逻辑起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古老的“三段论”:国有企业是有问题的,是必须要改革的;而民营企业的运行是有很多优越性的;因此,国有企业要模拟民营企业运行。我看,书的精华部分也就是这个“三段论”逻辑。至于书后大篇幅的“模拟运行的内容”及从《人民日报》、《半月谈》、《解放日报》、《经济参考报》上转载而来的100多页“模拟案例”,则观点过于浅白,材料亦十分陈旧。如书中提出的“模拟途径和内容”分为“模拟民营企业市场营销”、“模拟民营企业管理”、“模拟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三个部分。实际上这里讲的都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一般性常识”,但即使作为对企业管理一般常识的介绍也是不得要领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当代管理理论十分陌生,所用概念基本止于泰罗时代,而对民营企业运行的现实状况乃至于民营企业何以成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本质、民营企业的真正生命力究竟在哪里等这样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干脆懒得去做调查分析。

  那么,书中对“模拟对象”也即民营企业的优越性是如何论述的呢?在“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一节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带有总结性质的话:“民营企业中,预付于企业经营中谋求增殖的价值即预付价值在生产、流通、分配过程中履行生产、实现、分配剩余价值的职能。伴随着社会再生产的不断优化,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不断改善,在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段不知所云的话(原文的确如此)使人无论怎么猜测也不会与民营企业运行机制沾上边。我将作者这一节内容的小标题照录如下:“1、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预付价值。(1)劳动力成为商品,(2)货币转化为预付价值,(3)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2、流通过程中的预付价值。(1)预付价值的循环与周转,(2)社会总预付价值的再生产与流通(主要罗列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6个公式)。”这里原封不动的照抄了大多数高校已经淘汰了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公共课教材,而且,著者把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时所使用的“第一部类”“第二部类”这种纯抽象的概念(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在实践中做过如此划分,因为这种划分面对汽车、电脑等日益复杂化的产品既不可能,也无任何意义)用来概括当今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大胆创新直令人汗颜。按理说,“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即使核心内容也已然如此敷衍。

  我们知道,在当前中国,大城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温州的民营企业、珠三角的民营企业、苏南的民营企业各有其特点,而且处在剧烈的变革当中,但从书中看,该课题研究中对这样一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经济现象并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分析。以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水平、这样的“重点课题成果”来筹划国有企业出路,我们的确该为国有企业的出路捏一把汗了。最具讽刺意义的是,书的第六章即最后一章“展望”竟然是三个十分宏大的题目(全章内容总计2000多字,都是些口号性的语言):“推进中国经济的复兴”,“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复兴”,“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复兴”。掩卷而思,大汗淋漓!

  书中有许多不伦不类的语言,如“装上‘生产关系四环节说’这只火眼金睛就能发现生产关系三分法这只‘虎’集假冒伪劣于一身”等缺乏学术论证的语言随处可见。论述问题所用概念亦十分陈旧,如“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等等。不知著者在写作中把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运行这些前沿问题的读者都想象成了一群什么人。书里更有一些逻辑上的漏洞使人感到匪夷所思。如在“模拟民营企业管理”一节中有“模拟民营企业的管理职能”的专述。民营企业的管理职能如何模拟?述书中罗列了5个方面: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企业就是企业,该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从这5点上看,难道国有与民营两者的职能会有什么区别吗?就是模仿这些吗?再如,书中“模拟案例”一章中有“日本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其启示”。从内容看,日本民营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产权革命,是一种根本制度的改变,而不是模拟的问题,明显是归错了类。书里还有一些技术性错误,不知是缺乏常识,还是有意为之。如,第5章中转载而来的大量案例,只字未改,都是原话,有“据我们的调查……”,“我们认为……”等字样,但文未只注明原载报刊名称,却均未注明原文作者。从内封上的“作者简介”来看,著作人出版过19本著作,不知以往的19本书是不是都是这样干的。

  我注意到该书的出版时间是2001年,这时距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等重大理论主张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应当说,国企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上都进入了崭新境界。但这本书的基本思路还停留在1980年代中期“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水平上,甚至在理论深度上还没有超出1950年代孙冶方提出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说到底,最具有民营企业特色的运行方式,国有企业是无法模仿的。如企业家精神、股权结构、职工持股、分配机制、积累机制、融资体制、亲族管理等。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是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任命。尤其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不是模仿来的,恰恰是独创的和非替代的。我同意张维迎的观点,国家所有制之下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家,国有企业的政企关系永远分不开,预算硬化约束永远不可能,经营权短期化永远无法解决,所有权约束永远无法建立。此种情况下,无论怎么模拟,也只是在马背上画白道道画出来的假斑马,并没有斑马的习性。

  企业行为都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规则是统一的,不存在谁模拟谁的问题。如果一个小脚女人没有拿到赛跑冠军,你不能怪她为何不模拟快跑的人,因为她本身是一个小脚女人。1980年代以来,“加强经济核算”、“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承包制”、“优化组合”……该模拟的都模拟了,但这10多年来,要烂的还是很快烂掉了,要流失的还在流失。实质问题是,对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不能再错失改革时机。国有企业必须尽快放弃身份上的优越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模拟论在实践中贻害无穷,甚至烟囱里招手,别有用心。其实,当看到民营企业家的高收入时,国企的蛀虫们实际上已经模拟的很到位了,把企业的财产当成了自己的家产,追求在职消费,贪污受贿如同把左口袋的钱装到右口袋一样方便。他们找到了最好的理由:我是在模拟民营企业。

  我们有一种逻辑,“保留好的方面,舍弃不好的方面”。这是非常幼稚的哲学笑话。如果事情真的那么简单,红的就可以模仿绿的,东施就成了西施。全中国的哪个大城市不想模拟“硅谷”,模拟出来没有?现在根本的问题不是模拟,而是改革。模拟论是一种典型的假改革,一味模拟,回避实质问题,我们就有可能出现“模拟市场经济”、“模拟现代化”。如果真要模拟,我觉得倒是该让民营企业模拟一下国有企业,如取消市场准入和种种歧视性政策,让民营企业公平地进入上游产业和所有竞争性领域。

  我们注意到,学术界内外,一些人在利用各种关系拿到国家基金,进行一些勉为其难的“模拟学术研究”。由于缺乏基础理论支撑,只好在下游拾些牙慧,进行“野狐禅”式的理论创新。这种急于“支招”的“模拟学术研究”还有很多。我曾看到过一篇发表在所谓国家级学术刊物上的大文,讲他自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作者说,国企搞不好,主要是领导班子不行,而班子不行,主要是班长不硬。该文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考察,选出1000左右既有高尚道德又有经营才干的人派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信搞不好。文中信誓旦旦地说,以中国之大,不信选不出1000个这样的人才。此类“绝招”与模拟论如出一辙。说到底,他们都是不想改革,都是想回避实质问题。近年来,学界对个别知名教授的剽窃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但是,有些剽窃起码是新鲜而有学术意义的内容,而成百上千各种理论教科书中陈陈相因的相互照抄,所谓“科研课题”中的假冒伪劣成果人们却熟视无睹。科研资源配置在“政治正确”的旗号下被严重浪费,教授们热衷于“跑课题”、“跑项目”,而不愿意沉下心来做踏踏实实的调查研究。社科界日常的学术腐败和学风颓废远比我们看到的各类剽窃事件要严重的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