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全国两会经济报道 > 正文
 

萧灼基:农村也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4:08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沈小雨

  《财经时报》:现在许多委员在谈到新农村建设的时候,都在谈如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关于如何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却不多,你认为除了前者,新农村建设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萧灼基:谈到新农村建设的两个思路,除了转移支付外,最重要是“多予,少取,搞活,放活”,特别是要在放活上下工夫。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农民生产要与市场相适应,要转移思路,通过市场的方式发展自己。光靠政府接济是不行的,关键是农民自己怎样利用市场机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财富。政府对于信息、技术、资金都要给予帮助,但主要是农民自己要利用好资源优势,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仅仅靠第一产业是不够的,第一产业资源不够,劳动力过剩。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只有3%-5%,而我们现在农村占60%。这样资源不成比例,增加收入是很困难的。

  因此,农村也要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只有这样做,农村和城市的市场才能够逐步实现一体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