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6全国两会经济报道 > 正文
 

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最后解决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3:58 《财经时报》

  农业如果要均衡发展,就必须从农村至少转移出4.3亿的剩余劳动力,现有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毕竟有限,而且也会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巨大压力,所以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高辉清 周明剑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由狩猎、畜牧逐渐演进到农业、工业。现代社会,狩猎基本上已不是一种生产方式,而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畜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非常小,工业已完全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根本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

  伴随工业化的进程,是农村人口的迅速减少,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我国目前人均GDP已超过1200美元,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大约为13%;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

  这里就隐含着两个问题:一是占全部劳动力一半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创造13%的GDP;二是占全国人口60%的人居住在农村,与我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很不匹配。

  两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农村劳动力创造产值过低,固然有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不够、生产力低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

  传统经济学认为,由于趋利性的作用,资源只有在自由流动的状况下才能得到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大规模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这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但我国由于历史上长期采取行政手段干涉人口迁移,致使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同步。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对立。

  根本之道:城镇化和以城带乡

  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底有多少呢?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耕种我们现有的19亿亩耕地,打4.7亿吨粮食,不超过4000万人就够了。考虑到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最多6000万人也足够了。根据2002年末的数据,我国乡村就业人总数为4.9亿人,就是说工农业如果要均衡发展,就必须从农村至少转移出4.3亿的剩余劳动力!

  形势非常严峻。现有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毕竟有限,而且也会对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巨大压力,所以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通盘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加以支持。

  根本手段: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在战略上统筹安排考虑。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和生产力布局;要优先考虑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要充分考虑农民就地安置的便利;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交通条件形成有产业特色、有辐射效应的城市群带。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切忌用行政命令代替一切。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源自由流动;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制度保障和利用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他们中许多人尽管已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多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收入低,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很难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

  应利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积极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改变

城市建设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渐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

  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农业的角色在逐步淡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促使资源进一步集中,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对立的格局,促进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最终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作者高辉清为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处长,周明剑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