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圣诞节简直成了圣诞劫 洋节过度商业化令人担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8:22 人民网-市场报

  

圣诞节简直成了圣诞劫洋节过度商业化令人担忧

  “只要是能站上人的地方都有人。”这是12月24日晚22时,记者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听到的感叹。虽然夜幕深沉,整个王府井,从各家秉烛待客的商场、餐厅乃至大街上都是人头攒动。北京其他角落也无不散布着圣诞节的狂欢气氛。

  圣诞周末引爆重重商机

  早上900,北京大多数商家已开门纳客。高高的圣诞树、悦耳的圣诞歌,仅仅为烘托节日的气氛,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各处悬挂的大标语:“买100返100”、“20倍积分”、“折上折”、“限时抢购”……打折、返券,虽是消费者看腻的花样了,但不断加大的优惠幅度和层出不穷的优惠手法仍然让消费者不能不动心。

  北京西单中友是北京各家商场打折的先锋,早在14日的“开店礼”中,中友给众多从凌晨5点就开始在门口排队的顾客派发了大量圣诞晚会的入场券;从23日开始进行“买100返100或5.8折”的优惠,而24、25日两天

化妆品可以20倍积分;不少大品牌更有在夜场进行4折以下的大优惠,同时还有节日期间无时不在的圣诞老人会不断地分发精美礼品和五光十色的糖果。

  如此繁多的活动,使西单这两日的客流一大早就汹涌而至,甚至连周围的餐馆也人满为患。几乎所有品牌柜台的销售员都要同时应对3位以上的客人,收银台也排出了长队,“开票开到手发软”成了她们的常态。“挤都挤不动”的火爆虽然令消费者有些抱怨,但“看得见的便宜”又让她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抢购狂潮中。一位女士一边说:“人怎么这么多,下回打死我也不来了,一边奋不顾身地挤进人海抓出一双暇步士的皮鞋试穿,并表示要等到午夜的限时抢购以后再回家。”

  促销期间的收入往往是商场年度营业额的主要来源。“圣诞两天的销售额肯定过亿。”中友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些,但是收获是看得见的。”

  圣诞晚会成商场夜战主角

  如果说打折返券是商家的老法宝,那么今年他们不约而同地又想出了新招数:圣诞晚会。无论是城郊度假村的圣诞狂欢宴、还是市区饭店的圣诞大餐都是不少人圣诞夜的重头戏。从一般饭店88元一位的圣诞自助餐,到高档饭店凯宾斯基推出的标价虽然高达1688元、1988元乃至2188元一位的圣诞晚宴,销售都同样良好,甚至越贵越好销。不过他们销售情况再好也比不上商场免费晚会的火爆。

  北京太平洋百货盈科店举行了圣诞化妆舞会,除了22点开始的限时抢购吸引了不少人在商场徘徊,20点开始分发舞会面具更是掀起汹涌的人潮;中友百货则投出了16部诺基亚手机作为诱惑,吸引人们狂欢到午夜……不过记者发现,可能是因为第一次举办类似的活动,一些商场的晚会还是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比如太平洋百货虽然请来了专业的DJ,可是门口舞场上却一直空空荡荡,鲜有顾客起舞。

  洋节过度商业化堪忧

  花店新货“永恒的玫瑰”198元、作为礼物的雅诗兰黛固体香氛膏霓彩伊甸金尊宝盒1988元、女友在商场购物1800元、星巴克咖啡两杯80元、威尼斯餐厅的圣诞晚餐688元一位共计1376元、豪华套房住宿888元,并额外支付333元获得红酒和巧克力以及酒廊的使用权……这是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刘先生今年的圣诞账单。6663元的消费还仅仅是24日一天的额度,这就不奇怪刘先生一边计算账单一边苦涩地向记者表示:“一个标准的浪漫圣诞节几乎就是用钱堆的,圣诞节简直成了我的‘圣诞劫’!”

  圣诞节本来是一个西方的宗教节日,但流传到中国之后却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世俗化,俨然成了疯狂消费的代名词。这让商家兴奋不已,圣诞节文化因他们而改变,也因他们而火爆。正是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通过渲染气氛、宣传促销等手段,无限放大圣诞节,使它变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消费狂欢节。但圣诞节的过度消费和过度浪费已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担心。一方面人们盲目追捧洋节,另一方面端午节却被韩国抢注,这让人不得不深思: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传统节日的商业价值?作为一个传统文明古国,我们有着众多自己的文化含义及深远的节日:一年之始的春节、庄重肃穆的清明、感人肺腑的

七夕……如何寻找商机和文化的契合点,是摆在商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市场报》(2005年12月26日第一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