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服务业并不乐观 关键是需要提高制度资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2:10 《财经时报》

  中国现有第三产业大部分是简单的服务业,附加值很低,要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我们的制度资本,对服务业现状的过分乐观,将放松我们建设制度资本的紧迫性

  □言扬

  根据以往数据,一直以来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不仅比欧美发达国家要低,而且
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低,这使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感到担心。但是,第一次经济普查得到的结果让我们的担心减少许多。根据新的普查结果,2004年GDP总量多出2.3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多出2.13万亿元,占总多出部分的93%,第三产业的比重从原来占GDP的31.9%提高到40.7%,提高了8.8个百分点,已经与发展中国家接近,这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高兴的同时,我们有了另一种担心,那就是因为数据的修正带来的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使不少人对中国服务业过分乐观,而对服务业落后的现状缺乏应有的警惕。此次经济普查表明,第三产业新增部分的70%来自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房地产业三个行业。这些服务业都是一种传统简单的服务业,大都是简单劳动力的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投入,跟传统制造业一样挣的是苦力钱,知识含量和创造性较少,难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餐饮、零售层面拓展到物流服务、IT服务和金融服务。但是中国多年以来在简单的服务业方面发展较快,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发展步履维艰,其原因在于,中国缺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软基础设施,那就是缺乏制度资本,制度成本太高。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促使经济增长的资本包括自然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在给定的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如果想挖掘一国经济的最大潜力,那么制度资本就是决定因素。

  所谓制度资本就是保护产权和合约执行的各种机制,如法治、政府权力及其制衡结构、司法独立、开放的新闻媒体等。“如果一国的制度有利于交易市场容量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深化,那我们就说该国具有高的制度资本。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则使交易的成本变高,这种成本通常被称作制度成本。”制度成本不仅包括市场交易发生过程中要支付的成本,也包括由于制度障碍而放弃的市场交易机会。

  由于现代服务业交易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产品甚至就是一纸合约,很容易做假,消费者也容易受欺骗,其中蕴涵很高的道德风险。为了防范道德风险,这些现代服务业需要很高的制度资本,它需要对各种产权进行严格保护,要求严格执行各类合约。

  比如从事金融服务的证券市场,如果上市公司造假,披露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但是由于制度原因,造假者得不到惩罚,投资者得不到赔偿,那么参与这个市场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是市场冷清。试想,这该是多高的制度成本。

  在IT时代,电子商务这种新的销售方式理应迅速发展,但由于中国制度成本太高或者说制度资本太少,中国的电子商务至今发展迟缓。

  需要制度资本的物流服务、IT服务和金融服务,恰恰是附加值最高的行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这些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需要更多的知识含量和创造性,可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以金融服务业为例,它不仅可以让一个国家的财富增长,还可以提供无数适合高知识含量人才的就业机会,它需要大量设计产品、建立模型、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参与交易的人才,它需要大量提供法律服务、会计服务、

审计服务、信息服务的人才。像美国这样一个金融发达的国家,有众多投资银行,那些大投行动辄拥有上百万员工,即使是中等规模的投行像雷曼兄弟,其员工数量也达到2.3万人。

  中国今年将有310万大学生毕业,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紧迫时期。据媒体报道,本科生、研究生的底薪是800元到1500元,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差别很小,暂且不管教育质量如何,从投资来看,这样的工资水平没有体现人力成本的价值。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中国大量的企业是制造业企业,服务业大多是简单的餐馆、运输和零售等,这些行业怎么会需要大量受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呢?这对招聘公司是浪费,对这些大学生也是浪费。

  现有的产业结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就是这样,为了找到工作,这些毕业生不得不降低身价去竞争为数有限的就业岗位,以至于出现了压低工资的现象。

  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从何处着手?当然是发展高端的现代服务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需要进行制度资本建设,就要完善能够保证合约执行和保护产权的法制、监督权力、开放新闻媒体、司法独立等各种制度。

  从来都是要有压力才有动力改变现状。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需要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

  如果对这次调整后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过分乐观,而对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放松了警惕,那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将付出惨重代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