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关注个人养老金账户政策调整 > 正文
 

完善养老体系从速为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20:42 《财经时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那时出生的人正成为中国现在主要的劳动力,但到2040年左右,这些劳动力都将成为退休者。有关研究表明,届时80岁以上的人口可能高达1亿。

  而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到那时的许多家庭都是4-2-1结构(4位祖父母、2位父母和1个孩子)。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即使能够保留下来,也将面临人口结构的挑战。

  现有的社会养老体系,却一直在历史欠账和个人账户空账的阴影中运转。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从2006年起,个人养老账户规模,将由本人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一措施的实施——如果能改变以前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问题,又能以配套措施保障国家的财政补贴到位、落实

企业年金——那无疑是做实个人养老账户的一个突破。也将改变此前“缺口—挪用—更大的新缺口”的恶性循环。

  但这只解决了增量的问题,对于以前的存量问题如何解决,还没有相应的说法。比如,2.5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如何弥补?7400亿元的个人账户空账如何填平?还没有纳入养老体系的85%的劳动力人口,有没有解决的时间表?

  1997年中国开始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保制度,其基本架构是,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补贴、企业年金、个人缴费资金三部分构成。

  在这个体系建立之前,国有企业老职工没有养老金储蓄。他们在职期间,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变相地把自己的养老金,输送给了国家或单位。也因此,国家和单位许诺,要包揽他们的

养老保险和退休工资。虽然没有养老金账户,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积攒足够的养老钱。

  新制度实施以后,这部分人的养老金就突然没了来路,新旧体制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资金空缺。现实的做法是“寅吃卯粮”:用新缴费的在职职工的养老金,支付国企老职工的养老金需求。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统筹资金的“缺斤少两”,企业的少缴欠缴,也造成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对于历史欠账,政府应该主动买单。既然国企老职工的养老金是存在国家和国企中,那么从现有的财政收入、国企利润和国有股份转让或减持收益中,每年拿出一部分来偿还历史债务,就是合情合理的。而对于养老金体系建立后形成的拖欠,则应该以法律手段,明晰责任并设立惩罚机制。

  只要这个巨额养老金缺口不加以弥补,“缺口—挪用—更大的新缺口”的恶性循环就无法突破,中国的养老体系就可能长期在痛苦中煎熬。

  切除长痛,需要快刀斩乱麻。各级政府应在财政增收中,大比例安排资金弥补历史欠账,即使无法短期实现,也应先以法律形式确认,并确定时间表。

  现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它是否意味着从2006年开始,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能再挪用个人养老账户里的资金,从而迫使相关政府部门弥补历史欠账?我们只能等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的说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