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热与弱势感弥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 13:26 经济观察报 | |||||||||
关于今年的公务员热,已有多种解读。毕竟,近百万考生报名,平均录取率约50:1,热门职位超过1000:1、2000:1,以及名副其实的荣登“中国第一难考”,让人惊叹,值得琢磨。不过,在解读这一现象时,人们似乎忽略了公众的集体惰性心理,及其背后弥漫的“弱势感”。 在当下中国,公务员考试承载着两大职能,一是阶层流动,二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在一个自由的或者说追求自由的社会,集体性的对某个行业过于推崇,对其他行业心存惰性,显然不太正常。惰性,意味着害怕,想要躲避。怕什么?怕贫穷、怕没有体面和尊严的生活、怕没有安全,总的来看,就是害怕被社会边缘化和忽略。这种心理,可以叫做“弱势感”。 比如,城市里的一个月收入几千元的普通公司白领,从国人的平均收入来看,他不应该是弱者。然而,当他辛辛苦苦积攒几年,终于支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之后,他从此需要节衣缩食,为接下来几十年的还房贷而奋斗。因为房子,他会有一种弱势感。 再比如,农村一个有几亩地、几头猪的农民,当孩子小的时候,他可能还有存款,然而,一旦他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四年下来,他很可能花光了十几年攒下的存款,甚至负债。他的心里,肯定有弱势感。 正是因为弱势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公务员。笔者以为,强化权力监督、遏制公务员灰色收入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思考怎样消解人们普遍存在的弱势感——如何保证在这个社会上,一分的努力,就能获得一分的回报,而且只能获得一分的回报;如何保证每个人在尊严上是平等的,在社会保障上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因为他是所谓的外地人而无法享受到权利和服务;同样还要思考,如何保证一个人只要遵循法律,他就能获得法律的保护,获得安全,不管他是高官,还是普通老百姓…… (北京 赵继成) 期待正确的激励制度 在教育部2005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上,副部长张保庆一改教育部往日言辞谨慎的风格,大胆怒斥一些地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力。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张副部长的“告别演出”。已经61岁的张保庆,已经到了中央规定的官员退休年龄。果然,10月28日,国务院免去张保庆教育部副部长职务,任命李卫红为教育部副部长。 张保庆对记者说,反正我要退休了。只有离了休才敢说真话,不禁令人悲从心起。有人说张保庆是个有良知的官员,然而,良知即使有天赋的力量,在体制的压抑下,拥有再多良知的人也将无法喘息。刚刚逝去的巴金,作为上个世纪的良心,他在文革的时候也不敢说真话。他在《随想录》中写道,“我自己也把心藏起来,藏得很深,只想怎样保全自己……我相信过假话,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做过斗争”。张保庆公开列举八个省市贯彻助学贷款不得力,被点名的海南、宁夏等省区就立刻表示要反省,然而,说真话也是要有代价的,就是“得罪人”,甚至“拿自己的仕途作抵押”。如果张保庆还年轻,他有勇气说真话吗? 一个国家的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激励。在信息经济学中,激励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正是“如何让人说真话”。当一个社会人人都公开说假话的时候,那么,公开说真话的无疑成了一个傻瓜。这种“囚徒困境”带来的必然是巨大的“隐藏文本”: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把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人人猜忌的结果是合作的趋势将变得越来越少,这不仅仅会阻碍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也会延缓社会的变革。 (江西 彭兴庭) 高油价并不仅仅带来坏消息 通观国际石油市场,考虑冬季用油因素,国际舆论界所谓的“高油价时代”似已成定局。无疑,持续的高油价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影响明显大于发达国家,但这种影响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高油价首先再分配了全球财富。以今年全年每桶平均高于去年20美元、每天生产8500万桶原油匡算,全球石油生产商和出口商将增收6200亿美元。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石油生产商和出口商收入剧增,必然会对石油输入国产生明显的资金回流效应。据摩根斯坦利报告,石油出口商将增加的收入主要投资了欧元及其他资产,这些“石油美元”进一步又主要投向了亚洲市场,目前流入亚洲的热钱月均在90亿美元左右。这是很多新兴国家抵御高油价冲击,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的新兴市场指数自2002年以来上升了120%,新兴市场资本化总量占到其GDP的1/3。其中来自经合组织的资金是主要动力,重点投资于股票、货币、房地产和固定收益资产上,对冲基金因此快速成长。 从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韩国共吸收国外组合型投资25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3.3%。从2003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印度共吸收类似投资22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3.4%。这些资金流入远远高于高油价成本,新兴国家经受住高油价冲击就必须将其有效转化为现实需求。一些国家对中东地区增加输出劳务,拓宽外汇来源渠道,极大地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比如,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务外汇收入增加较多,避免了高油价冲击导致的国际收支恶化和出现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不断加深合作,贸易纽带日益增强,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应对高油价的能力和弹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也能够从高油价和能源资源输出国收入提高中得益。受石油美元财富效应影响,近年来中国对非洲、中东、大洋洲和南美洲等主要能源资源输出地出口迅速增长,出口高于进口75%以上,而同期工业化国家这一比率仅为25%左右。很多发展中资源能源输出国出现了对华同步输出能源与进口商品的良性循环。 (北京 于培伟) (以上来论不代表本报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