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叫一声发改委 你要顶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8:07 现代快报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所以攻“坚”,就在于围绕改革会出现利益冲突比较剧烈的几方力量,难以协调,互不相让。这时候,相持总不是事情,因为相持的各方都会运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博弈,寻求出路,相持并不能解决矛盾,矛盾只会累积并叠加起来,且会如滚雪球一样不断肿大。这种矛盾不仅仅会独自累积,还会寻找合力,当几个领域的矛盾因解决不力而汇聚起来的时候,往往会酝酿成冲决社会安全堤坝的危险力量———当下的医疗改革,就面临这种局面,可以说是矛盾最尖锐的领域之一。

  一个令各方痛苦的现实是,老百姓对虚高的药价已经忍无可忍,而

卫生部对已经被学术界定性为失败的
医疗改革
还断然说不。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曾有一个调查报告,报告说,20多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提高了十几倍,而药品价格却上涨了100倍,有的甚至上涨了200倍。瞧,谁能受得了这种“压迫”?另一方面,药品企业由于规模过小、成本过高、竞争无序、营销失范,承担着药价虚高的骂名,问题是,它们似乎也非常委屈。都在骂娘,谁在吃肉呢?药品一离开药厂就开始一路“浮肿”,到了老百姓手里的时候,早成了“发糕”了。用专家的话来说,“药价高实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是历史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出现问题的叠加”,可对这一症状,根本就不需要名医会诊,就算是一个“二杆子”也能看出问题之所在:一在
医疗体制
———以药养医是问题之一,二在药品流通体制。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整肃流通体制,似乎又无从下手。

  老百姓骂娘,有关部门也坐不住。早在2001年年底,国家计委发布的“限价令”,就戳到了医药企业的疼处,医药业对此反应强烈:部分合资企业停止供货、上书国家计委提出价格复议,一些国内药企也暗中“串联”,仿效合资企业,请求价格复议。其中,广州贝氏药业还在次年2月底一怒之下把国家计委告上了法庭。今年上半年,发改委经过慎重调研,拟推出一个对药品降价60%的降价方案(相比虚高药价,这可能还是保守的),可风声一出,24家药企又上书发改委,最终迫使这个方案一再延迟,最后大打折扣,导致出现了先后十七次降价,老百姓还是惊呼受不了的局面。

  发改委只好出台笨办法。不是流通领域问题多吗?那我就从源头卡起:为遏制药价在流通环节疯涨现象,发改委酝酿在市场定价药品外包装上强制标价。谁成想,此意向一出,立刻又引发业内一片反对声,尽管理由近乎可笑:其一是担心此举将增加企业成本(强制标价能增加多少包装成本?),而且有可能泄露商业秘密(虚高近百倍的药价是见不得人的秘密吧)。其二是担心全国统一定价“可能会削弱市场竞争”。其三则是担心“消费者更容易吃哑巴亏”,因为“厂家很可能会选择提高出厂价”,所以此做法可能“令消费者更易被误导”。(11月3日《南方都市报》、11月2日《羊城晚报》等)

  对于老百姓会不会吃哑巴亏,老百姓在“市场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情况下,只好找政府算账,要不就骂娘,这个自不用药厂操心。至于削弱市场竞争,我们看也不用担心,发改委和有关部门不是吃素的,自然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可以想像的是,的确会有一批小企业会“见光死”,但与其让全国老百姓承担药价虚高的代价,为什么就不能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死一部分呢?

  发改委拟出台的这个政策,也不会是拍脑袋的杰作,肯定是被逼急了。老百姓都会被逼急了,发改委再不出狠招,要你干嘛?尽管这远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看药企紧张的这个样子,反而可以看出这剂“猛药”的药效来,就冲这个,老百姓肯定支持。对老百姓支持的措施,发改委是需要下点决心的。

  所以说,不要药企一上书、一翻脸,发改委就变软。你怕企业翻脸,就不怕老百姓跳脚吗?所以说,这一次啊,发改委你要挺住!先下这一剂“药”再说,效果不错的话,再来点猛的,不信凭中国人的智慧,医不了“药价虚高”这个病!

  本报评论员肖余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