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 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银改中国需要大智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08:25 东方早报 | |||||||||
早报特约评论员 程实 11月2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5中国论坛”上提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五项原则和五个标准。唐副主席的“双五”战略无疑为解决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奠定了基础。从本质上看,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内地的战略和外资银行的战略彼此约束、彼此影响,在利益共享的基调下,两者不尽相同的目标、理念、
对于内地而言,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提升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从微观上看,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中资银行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之路上的必经路口,特别对于股份制改造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对于优化资本构成、增强管理效率、拓宽业务范围、完善激励机制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从宏观上看,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现代化程度明显不足、效率急需提高的内地金融市场而言,带来的是以新带旧、活力激发的“鲶鱼效应”;更深层次看,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整个内地经济而言,是增强整体开放度,改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开放不对称性,降低经济增长中金融抑制负面影响的重要举措。 当然,这种模式也会存在风险。外资银行的过度渗入会将内地落后的金融中介机构过早地暴露在国际竞争的旋涡之中。虽然WTO金融全面开放五年过渡期即将逝去,但中资银行在网点覆盖、人员数量、客户占有率上的比较优势使得外资银行并不能够轻松凭借技术、管理和业务优势轻松取得内地金融市场的全面胜利。如果外资银行借助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获得部分中资银行的控制权,那么其相对竞争力的显著增强将会使内地经济命脉面临受制于人的危险。 因此,内地的博弈策略在于“有序引入、适当限制”,不低于5%、单个外资银行不高于20%、所有外资银行不超过25%的资本投入门槛,三年以上股权持有期的时间门槛,不可入股同质银行的操作门槛为保证主权控制基础上有效吸收外资银行先进管理制度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外资银行一直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内地金融市场抱有强烈的兴趣:在盈利性方面,外资银行在内地这个转型市场中,凭借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很容易觅得财富良机。在成长性方面,内地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为金融业蓬勃发展营造了写意环境,外资银行通过入股中资银行可以在金融深化之中分享内地的经济阳光。在交流性方面,中资银行在本土市场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操作模式正是水土不服的外资银行所急需的,作为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可以借助“干中学”的方式熟悉内地市场、了解客户信息、适应监管管理,为其全资分支机构的运作提供借鉴。 虽然外资银行普遍希望能尽快在内地市场“跑马圈地”,但除了政策的门槛以外,必然还要考虑风险。因此,外资银行的博弈策略在于“谨慎进入、全力渗透”。在进入之前,外资银行对目标银行的经营状况、股份构成、成长空间、潜力大小都将进行全面评估,以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标的。在进入之后,外资银行将努力提高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经营决策能力,通过不断要求持股比例增加的方式提升对所在中资银行的控制力。 在中外截然不同,甚至小有冲突的博弈策略影响下,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必将是一个暗暗角力的拉锯过程。在趋向均衡的道路中,中国需要的是“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大智慧,让外资银行分享改革成果,对方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中资银行效率提升尽心尽力。而外资银行需要的是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哲理,只有接受有理有据的进入门槛,不对内地金融市场控制权觊觎过多,内地才能在审慎、有序、稳健的开放过程中为其提供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