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2005胡润百富榜 > 正文
 

地方财政困难成全严介和暴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1:01 证券时报

  晓河

  严介和无疑是近期风头最劲的财经人物,其一年内财产从15亿猛增到125亿的速度让人咋舌,以至于人们难免要生出“我们生活的土地过于神奇”的感叹。如果仔细分析严发财致富的秘诀,其实看到的是我国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尴尬。

  严个人财富能够迅速膨胀,没有多大的秘密,靠的是两手。一手是所谓打包整体收购国企。据说严目前掌控了31家国企,涉及的国有资产达到了500多个亿;另一手是通过BOT方式承建大量市政工程。这是严财富能够迅速积累的主要秘诀。有媒体报道,严自称拥有的市政工程订单为2700多亿,而严巨额利润的90%来源于此。严自己爆料说BOT项目的利润是35%。

  严为什么能成为各地政府的红人,让各地政府为其一路开红灯?严自己道破了个中隐情,因为他比政府还了解政府,所以他才能投地方政府所好。按中国的国情,作为地方政府官员,最渴望的莫过于把位子坐稳,官帽子越戴越大。这就必须维持好地方的社会稳定,需要把一方经济发展起来,也需要把一方的市政环境建设好。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可偏偏许多地方政府都不富裕,缺的就是钱。

  现在我国地方财政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或许以下几个事实可以佐证地方财政的窘态。其一,在去年全国掀起清欠民工工资的热潮时,许多地方到最后戛然而止,原因就在于清欠的结果发现,拖欠民工工资的最大债主是当地政府,而当地政府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其二,笔者年初在江浙一些富裕县采访时发现,一些县的政府负债相当于当地好几年财政收入,多为隐性债务(地方财政要求以收定支,因此债务多为隐性)。富裕县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将严介和暴富事件放在我国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的大背景下考虑,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严的及时出现,恰好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无异于给地方政府雪中送炭。严打包收购国有资产,其目的是为了将资产包的净资产降为零,这样严就可以不付出真金白银完成大量国资的收购。至于这资产包的净资产是不是零,并不重要,因为在地方政府眼里,严的这一举动等于是为地方政府卸下了困难国企的包袱,并解决了失业、下岗的社会问题,为政府省下了一大笔的财政开支。严曾经不无骄傲地说,他开出的条件是政府无法拒绝的,潜台词无疑就是说他替政府考虑得周全。严如此想地方政府所想,地方政府在其他方面当然不会吝啬了,一些好的市政工程当然优先考虑外包给严介和。例如,2003年底,他一手重组ST纵横,一手就签了南通60亿元市政项目。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地方政府看重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严承诺垫资进行BOT工程建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按道理,严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实力在全国范围内承接2700亿的市政工程大单,因为市政工程往往建设周期长,利润回收慢,严的所谓滚动发展在道理上其实是解释不通的,最合理的解释正是严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严曾对某媒体说他的对策是帮助政府融资还钱。 “比如,政府的公司提出融资,我帮它担保,融来的钱还我;或者我的公司融资,政府担保,但是负债和利息是政府的,融来的钱还给我。我们是相互支援,或者说和政府的合作是相互利用。”由此可见,由于严和政府的紧密合作,市政工程建设最终是由银行掏腰包,这既成全了严的暴富,也开掘了市政建设投资新渠道,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

  严的出现暂时缓解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可是进一步追问呢?假如严所掌控的涉及各行各业的31家国企在严的手里无法起死回生,那由此积累的成本最终还不是要财政买单?假如严承接的2700亿市政工程在移交政府后效益不好,那由此形成的巨大银行债务还不得由财政来偿付?唯一可能不同的地方是此政府已非彼政府,烂摊子留给了后来人。这或许就是中国地方财政的微妙所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