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建行上市不是瞬间兴奋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4:40 新华网 | |||||||||
余丰慧 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高调上市,并成为支撑当日恒生股指的主要力量。至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从猜测变为现实。建设银行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售价每股H股2.35港元,接近原定2.40港元的上限价格。“建设银行”高调入市后立即呈现出活跃交投态势,并带动香港恒生股指强劲上扬(10月28日《新华网》)。
对建行上市《新华视点》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中国建设银行的上市,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会以更大的决心,在更广阔的舞台和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建行在香港上市首日的良好表现,也令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乃至整个中国银行界都兴奋不已。 但是,如何在兴奋过后,保证上市不是银行改革的一针“兴奋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市之外,中国银行业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改革?特别是国内外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注资-股份制改造-上市”的三部曲改革,质疑、怀疑和争议的声音一直不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建设银行于27日香港上市后的瞬间优异表现,其实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综观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在海外上市情况,一般来说当日表现都基本不错,但是,最后陷入困境和不利境遇的并不是没有。 要认识到,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不良贷款上、在资本金上以及在内部管理上,通过国家注资、不良贷款剥离以及移花接木式引进国外管理制度的多,也就是说外部力量、人为因素、硬性人为包装的成分大。目前只是表面上或者说一时达到了上市标准和要求,而内部管理上还没有本质改变,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资本金被侵蚀的可能性还很大,本身的金融新产品开发能力仍然不足,赢利能力还不强。 笔者主观臆断,一些海外投资者之所以敢于入股,主要看中的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随着海外投资者对于回报的强烈诉求,随着国有股份的逐步谈出,市场对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质量和经营管理状况将有最终、最权威的判断和发言权。因此,可以说,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是压力大了而不是小了,更不是一劳永逸了。这种压力是真正的压力,是来自市场机制的压力,这个压力将是持续的、每时每刻的。 因此,上市固然可以对银行改革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不能把银行改革的主要希望都寄托在上市上。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底,我国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留给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自身持续的造血功能,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消除信贷以及各种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能力,以良好业绩回报投资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