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走循环经济型发展之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0:48 解放日报

    作者:冯之浚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提到“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高度来理解和贯彻。可以这么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发展理论中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而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化,由“发展=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可持续发展”,直到“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人们对发展的衡量指标,也从过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转到了人类发展指数(HDI)。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不仅国人关心,而且世界瞩目。中国的发展在为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中国的发展实践也在为发展理论的发展添加着宝贵的思想财富。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标志着我们对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加全面的认识。

  随着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随着中国面对

能源挑战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作为中国的首位城市,上海肩负对于未来发展的历史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循环经济型增长方式,对上海的“
十一五
”规划提出了“绿色”的要求。

  上海既不能再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摈弃“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也不能走“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之路,“先污染,后治理”使得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畸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上海必须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深生态论,强调将技术进步与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从源头上防止破坏环境因素的出现。因此,需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之一,进行全面周到的规划。应将其与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后,纳入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运用财政预算等手段予以支持。上海应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得到协调发展。

  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研究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对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扩大就业,突破“绿色壁垒”,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都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尽快建立全社会绿色消费鼓励制度、产品回收利用制度、循环经济发展激励制度、相关的中介组织服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要鼓励依靠科技进步,采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鼓励产业界的积极创新和开发,政府部门则应加大相关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作者为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