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锰三角 当牟利与发展同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04:1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在对“锰三角”地区一周的走访中,记者一行看到“锰三角”地区的治污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注意。

  锰矿开采行业一般地处深山,企业小,数量多,环保监理有一定难度。只有针对行业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卷土重来;

  锰金属的电解生产环节,这个环节的污染防止重点是上设备、投资金,这与某些企业“惟利是图”的追求存在矛盾。

  应该说,溶溪河、清水江等河流的逐渐变清是近段时间“锰三角”地区对锰污染的治理的良好开始,但也要清醒看到,其中也有国际市场金属锰价格下降的影响。记者一行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国家环保总局下达《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锰污染整治方案》实施之前,由于金属锰价格持续低迷,许多电解锰企业已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如果金属锰价格有所回升,这些电解锰企业的锰污染会不会死灰复燃?毕竟,不是每个电解锰企业都愿意拿出200多万元来用于环保设施投入,加上目前锰价格低迷,无利或少利可图,要他们建立健全环保设施,更是在他们身上“割肉”。无钱赚时不愿投入环保,有钱赚时又急着牟利,看来“锰三角”污染整治没有强硬的手腕是不可能得到根治的。

  记者一行在暗防中了解到,花垣县一家电解锰企业现在依然在顶风生产,且违规直排,据说该企业的老板还是该县

人大代表。饱受锰污染摧残的当地村民还告诉记者一行,不少“锰三角”地区不少的“锰老板”都“很有背景”。

  记者一行也发现了一些令人乐观的现象,如秀山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要领导对记者说,如何彻底解决上百万吨的锰渣是他眼前的头等大事,因为锰矿析出金属锰后必然形成矿渣,矿渣干燥后形成板结,如覆盖在泥土上,土地将寸草不生。所以他特别嘱托记者一行,帮他联系看有无科研单位,能够提供一个利用锰渣变废为宝的好法子。

   (夏一仁 刘朝晖 李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