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如何让内需突出重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0:31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磊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者的话:

  中国的内需不振是一个老话题,现在再次受到重视甚至有点“功利”的味道。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环境逼迫我们不得不从“向外卖”转到“向内卖”,从而
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与发展。而当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国内的时候,才发现不论是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还是增加国民的收入以及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都有或隐或显的围墙。

  外贸之困逼出内需突围

  《中国经营报》: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什么开始频繁地提及促进内需,为什么中国的经济需要向以内需促进型转变?

  魏众: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现在大概在70%左右,世界上一般比较大的经济体通常是20%以内,因此中国的数据非常高了。中国贸易顺差这么大一块,在外贸方面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摩擦。因此不得不考虑一下这条路还能走多长。

  王朝才: 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站在农村角度这种发展好像没有什么意思。农村的很多地方情况比之20年前没有多大变化。有次碰见一个美国朋友说,美国人民感谢中国人民(提供大量廉价日用品),美国政府感谢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市场上40%以上日常用品都是中国人制造的,我们的外汇储备估计有一大半是买了美国的长期国债。我一听这个就难受,中国的发展怎么就把好处给了别人?如果经济的发展不能惠及自己的国民有什么意思?

  贺军:中国改革开始至今,很大程度偏重于对外,这实际上导致了对外部的倾斜,社会资源、财政配置都对外部倾斜。这造成了不平衡现象,在金融、实业部门都有这种现象。对内开放不够,在准入政策方面存在很多限制,这种限制导致了一种结果:国内一些行业、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影响。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财富的积累受到了一些影响,而由此又影响了消费。我们GDP上去了,但是经济实力没有上去。

  高辉清:这种外向型经济导致经济增值的失衡。外贸导向型的经济,把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国外去,中西部地区没有得到好处,同时还牺牲了自己的资源。最典型的就是中西部的农村,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任何成果。举个例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把很便宜的电送到东部;东部用这个生产,然后低价卖给美国、欧洲。中西部完全孤立在这个经济的循环圈之外。

  外向型经济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在外面,讨好别人还处处被人喊打;在国内,消耗资源却没有使国内变富。因此要把经济转型成内需促进型。通过改变这一系列的模式,有可能使得社会相对和谐一点,地区差别相对小一点。

  突围地点:城市,农村?

  《中国经营报》:农村市场被寄予了极大的希望,那么它到底在启动内需中能起怎样的作用?

  高辉清:我个人觉得农村在这其中不会有很大作用,显性作用可能在“十一五”后期出现。

  王朝才: 我提一个问题供大家商量。我们财政花在“三农”方面的资金光农业生产资料这一块一年就是几百个亿,光化肥、农药一年是二三百个亿,这都是财政补贴的。但国家花这么多的钱,农民得到实惠了吗?得到便宜的生产资料了吗?没有。我主张把现在给予生产企业的补贴直接给农民,然后把生产资料市场完全放开。有人担心这会使生产资料价格高涨,我不相信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会这样,现在这样的垄断状况才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我到重庆调研时发现,某个县的GDP没有外面务工人员寄回来的钱多。因此国家可以适当引导,打个比方说,企业用残疾人有优惠,用下岗职工也有很多优惠,用农民工是不是也可以优惠?应该可以考虑。

  冯兴元:让农民愿意消费,可能是需要一些文化因素跟制度因素的调整。

  什么是文化因素?就是改变消费习惯。现在银联系统渐渐下到农村,江苏、浙江搞银联卡,如果真的能把信用卡系统在农村推开,负债消费习惯就能形成。负债消费可能能促进消费。但这种改变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出现,农民收入消费习惯很难改变。

  他们的很多消费都是被动负债,卫生、教育,这两块是造成农村人口贫困的最大根源。如果财政在这两方面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的话,他们就有钱进行消费了。

  魏众:我同意这种观点。农村的消费很难在最近一两三年提起来。医疗和下一代教育的担忧造成了严重的谨慎性储蓄,谨慎性储蓄肯定影响消费。实际上谨慎性储蓄不仅在农村,在城市同样也能看到。

  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除垄断。我们的教育和医疗垄断必须为居民的谨慎型储蓄负很大的责任。因此政府不能拨了钱就不管了,必须要控制好。我们整个资源是怎么配置的,可能需要探讨。

  贺军:在农村怎么去启动消费是很困难的,必须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

  怎么保证持续有效性,用一个时髦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体现了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执政的能力。医疗、孩子的教育这些东西都没谱儿的话,农村市场消费乏力是很难改变的。而对策是政府今后要持续做财政建设、社会保障这一块的事情。关键是怎么去落实,保证制度的有效性。我认为保证执行是目前我们政府最欠缺的,因此导致了很多政策落不到实处。

  突围重点:房地产、汽车、旅游还是政策?

  《中国经营报》:如果农村在短期内没办法成为刺激消费的主力,那么城市必然要担当这个责任。但怎样做才能使内需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高辉清: 过去消费增长快时都有一定的消费热点,比如以前的老三件,后来的新三件等。没有热点,光靠政策往往作用不大。目前的情况是城镇的消费热点很不清晰。

  汽车因为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消费热点。房地产的调控一直没有到位,就如同股市一样一直在顶部没有下跌过。这种时候政府面临两难问题。房地产虽然是好的消费项目,但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启动起来。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尽快理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定位,尽快解决各部门、中央和地方之间博弈的问题,让房地产走向健康的发展,带动消费。

  贺军:减税的政策还得持续做,关键是怎么保证效果。中国的税收增长速度一直都很快,1997年到2003年税收增长超过200%,同期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

长城镇是80%,农村是60%。可以说财政一种处在超收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下,减税应该是一个持续、必然的政策选择。

  政府应该在财富的二次分配上多做点事情。最近我看到俄罗斯的一个例子。俄罗斯目前在能源企业国有化方面做了大量的事情。同时建立了一些能源基金,这个基金中的资金来自于能源型企业的利润,一块用于政府开支,一块用于补充俄罗斯社保体系的缺陷。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面临的问题比较类似,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像中石油、中石化还有一些煤炭的企业,电力、电信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本身就要承担一定的垄断责任。

  魏众:消费这一块你说找什么热点之类的,我觉得恐怕比较难。中国现阶段很难说有热点不热点的区别。从宏观的产业结构角度看,中国的问题是服务业的比重低。其他国家在我们所处的这个阶段时,服务业的比重大体都是在40%~50%,中国大概只有30%。

  王朝才:所谓压制投资,指的是压制无效率的那部分,尤其是国家、国有企业进行的投资,但对于民间的、完全市场的投资还是要鼓励的。因此在财政政策上必须进行增值税的转型。财政上规定,如果企业用自身利润进行投资的,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十一五”期间可能推广。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对拉动消费力度肯定也是不够的,实际上它只是针对一部分人的,对富人更有利。因此税制改革上,哪些税种减免值得讨论,应该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为辅。

  我认为国家对房地产的管理有点一刀切了。中国经济现在没有太多的热点,而房地产以后可能成为热点,但目前制度上对其有限制。我早就说过,房地产市场有点泡沫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规范开发商的行为,不能让他们空手套白狼。要强调的一点是,要把房地产泡沫与金融机构隔开,日本的教训促使我们必须这么做。

  王彬生:政府打压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做法使农村被边缘化了。按照现有的情况,

房价里的30%~50%是地价。无论房价怎么变,地价是不变的。在土地不可动的情况下,只有到别的地方去盖房。但是土地是国有的,因此实际上土地的收益是让政府拿走了,农民没有得到利益。买方作为个人行为,他们也不可能有民主意识,去关注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外部性:对农民的不公平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这种行为对农村造成了全面的虹吸效应:在中国城市是如此繁华,而农村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农村实际上一直在无形地补贴城市。最近北京调来了10万立方米的水,但从没听说北京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而在国外这种调水行为也是明码标价的,别的地方在损失资源的同时,获得了补助。但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机制。农村的基础设施,连我十几岁离开的时候都不如。农村该吸的都被吸走了,怎么还会有消费能力?

  我认为“十一五”规划强调发展内需,而出发点是开发农村市场,其核心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对于政府来说,

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保护弱者。

  外贸导向型的经济,把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国外去,中西部地区没有得到好处,同时还牺牲了自己的资源。

  我们的教育和医疗垄断必须为居民的谨慎型储蓄负很大的责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