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费高达4600亿元 建行是否被贱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0:13 每日经济新闻 | |||||||||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建行昨天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此次豪华IPO,被一些媒体形容为政府斥巨资的“人造美女”工程。据估算,为保证建行符合上市标准,政府花费已高达4600亿元人民币。 “人造美女”价值几何?各方评估标准大不相同,由此衍生的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
争论的双方各有不同的论据支撑。 建行漂亮的财务报表没有消除市场的疑虑。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同时发布报告,指建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车贷和新企业客户等领域的不良贷款比率有上升的趋势。建行的招股说明书也坦陈风险,直言贷款客户高度集中,而建行主承销商之一的中金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建行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不良贷款比率上升和内部欺诈问题。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在上市聆讯前就认为,建行不良贷款的审计方法未能反映该行全面财务状况,普华永道一位合伙人指出,“这其实是质疑建行的内部控制。”不良贷款是一个表面问题,垄断体制下形成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缺乏才是核心。 而在内地一些政府与金融界人士的眼中,国有商业银行因为拥有众多的网点、客户资源,因此应该获得更高的溢价收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价值不能简单地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通常的财务指标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按普通上市公司以净资产定价的方法来估算,而应以这些银行所拥有的特殊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来衡量其实际价值。由于国际著名的评估机构并不充分了解中国国情,他们对中国银行业价值的评估未必符合事实。 看来,政府的保护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在一些人眼中是资源,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风险。如果用每个人的标准自行定价的话,那交易永远无法达成。 市场自有其定价方式,中国的银行在境外上市,需要通过各方谈判寻求对价格的认同,以合乎规范的程序确定的最终价格就是市场价格,市场之外的单边价格只存在于封闭的体系中,这一封闭体系在国内资本市场在被逐渐打破。无论是溢价还是贴水,都会体现于市场价格。所谓贱卖、非贱卖的争论,只不过是用自以为是的标准对市场的歪曲。 可以印证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引进长期战略投资者的进程并不顺利。就在今年3月份,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当天,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市值下跌了17亿美元,显示境外投资者对参股中国国有银行并不看好。虽然8月18日两家银行最终签署协议,但前提是苏格兰皇家银行已获得了中国政府对这项投资不会亏损的担保,而与建行和中行进行过深入谈判的外资金融机构都不超过10家。 当然,交行与建行的上市已部分体现了政策贴水,否则,很难理解境外投资者对于两家银行IPO的热情,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行等机构看中的是短期获利的可能性,而战略投资者则必须权衡长期战略风险。 交易发生之后,争论“人造美女”的价格意义并不大。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保持建行这个“人造美女”的内外在品质,以使今后的中国银行业能够走上发展的正轨,这也是国家斥巨资打扮“人造美女”的真正目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